课件编号20094270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名校调研系列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37569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吉林省,第三次,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 cover
九年·语文(省命题)(五十二) 九年·语文(省命题)(五十二)】 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摸拟测试语文(人教版) 得分评卷人 学 校 二、阅读(45分) 02 题号 二 总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姓 名 得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撩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得分评卷人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饰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秩,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筋然开朗。土地平旷,屋合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什陌交通,鸡犬相 班 级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如外人。黄发垂装,并怡然自乐。 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金。村中闻有此人,成来 1.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 线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内 2. 说 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诺太守,就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花海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不 南阳刘子照,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采,子病终。后逆无问津者。 3.马致远望着落日,乡愁倍增,不禁叹道“ 6:陶渊明,字 ,又名潜 (朝代)诗人。(1分)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用(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作答) A,来此绝境/绝处逢生 B.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杀 C.皆叹惋/皆出酒食 D.便舍船,从口入V屋舍俨然 题 4.《(论语)十二章》中的“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头处处显示桃花林的美,为桃花源的出现做了铺垫。 ”两句,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矢 B.一进人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散亮的境界,就是桃花源。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 0 志不渝。 源与世隔绝年代久远。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D.文章虚构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英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鹅。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 广大人民的意愿。 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县。据史料记我,风多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拔下之战, 9.文章第二段写渔人见到一个英好的世界,用自已的话说说“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国田,韩估派人用牛皮做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 外 配合苗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① (由来诞生)。每年济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澄c帕,家家户户 10.文中最后写刘子鲰“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 不 ② (尊老爱幼扶老携幼),每个人都神采奕夹,一起到空旷之处放风筝。 露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是一种相互观摩、较量的娱乐游戏,口是享受大自然忍赐的 写 一项体育运动。 条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證cha( ②神采奕奕()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号 )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填人①②两处。 刘理顺,宇复礼。万历中举于乡。及廷对,帝亲报第一,还宫喜曰:“朕今日得一者 ① ②. 项”矣。”拜修舞。益勤学,非其人不与交。贼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