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4543

浙江省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3806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浙江省,学期,试题,历史,考试,期中
  • cover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二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依此标准,下列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是( ) ①陕西姜寨聚落遗址②山西陶寺遗址③河南二里头遗址④浙江良渚遗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传统文化认为,个人作为社会、国家、民族的一份子,应该心系他人、心怀社稷。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代传诵不衰。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 ) A.崇尚天人合一 B.强调自强不息 C.追求家国情怀 D.主张和而不同 3.有学者指出,早期的中国并不能算是“地大物博”,先民曾被束缚在一张匮乏的食品单上。在中国食物体系进化丰富的过程中,一些朝代显得尤为重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汉朝时期,葡萄、苜蓿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唐朝时期,小麦、大麦通过海上贸易传入中国 C.明朝中后期,玉米、甘薯在中国得到大规模推广 D.清朝光绪年间,番茄作为食用蔬菜开始传入中国 4.1862年8月清政府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清政府这一认识推动( ) A.创建京师大学堂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C.设立京师同文馆 D.创办清华学堂 5.外交话语是外交工作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世纪新的外交话语,如“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而不同”等,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 A.放弃了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受冷战国际局势的影响明显 C.发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对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 6.2019年故宫博物院与某公司共同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科技应用与学术创新,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物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在开发的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中,还可以实现互联网上“游故宫”。由此可知( ) A.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B.信息技术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 C.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D.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 7.史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我们了解历史,尤其是早期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下列史诗解读正确的是( ) A.《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史诗,反映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情况 B.《荷马史诗》是古代罗马文学的早期代表,成为后世西方文学的重要题材 C.《摩诃婆罗多》是反映早期雅利安人征服南亚次大陆的文献史料 D.《罗摩衍那》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的故事 8.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用象形文字按照埃及墓志传统镌刻着纪念墓主人的祷文套语和墓主人的自传;另一块写的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两种志铭内容各自独立,并非对译。由此可知( ) A.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 B.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 C.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 D.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9.游牧或渔猎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