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7353

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历史(教师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6978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三一,历史
  • cover
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 历 史 2024.3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本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 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划 分为古国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考古发现是研究古代中华文明出现的重要途径 ②姜寨遗址、牛河梁遗址为进入古国时代提供实证 ③农业和畜牧业产生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 ④古国时代晚期形成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赛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何来,曰‘从东南身毒国, 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 近,有利无害。”汉武帝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A.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 B.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C.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 D.因使(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治乌垒城 3.下图是绘制于中唐时期的敦煌榆林窟佛教壁画《弥勒经变·耕种图》,它采用“异时同图”的手法,将农 民扶犁春耕、秋季收割和扬场等场面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表现的是“一种七收”场面。该壁画可为以下 哪些主题提供史料佐证 ①主题一: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主题二:唐代农业生产呈现精耕细作 ③主题三:曲辕犁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 ④主题四:佛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生活 第1页/共11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宋代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为市舶司。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旧制 虽有市舶司,多州郡兼领:元丰中,始令转运使兼提举,而州郡不复预矣:后专置提举,而转运亦不复 预矣。”宋代对市舶司设置方式变革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②陆上丝绸之路衰落 ③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④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牵连致死者3万余人。关于胡惟庸被杀原因,朱元璋口谕:“(胡 惟庸)窃持国柄,枉法污贤”,未提谋逆之事:《明太祖实录》记载:“丞相胡惟庸等谋逆”,这一说法被 后世史家反复转引。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朱元璋口谕内容因具有主观因素,说法不可信 ②《明太祖实录》属于官修史书,说法是可信的 ③明初宰相胡惟庸被诛杀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 ④探究胡惟庸被杀之因须搜集更多史料加以辨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魏源在修《海国图志》时将各国分册页制图,“每图一国,山水城邑,钩勒位置,开方里差,距极度数, 不爽毫发。于是从古不通中国之地,披其山川,如阅《一统志》(指封建王朝官方的地理总志)之 图…自西北而东南,将中外一家欤?”这体现出魏源 A.突破了传统天下观的固有认知 B.唤醒了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 C.旨在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 D.开启洋务新政以求御辱强国 7.1912年,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推向市场,风行一时。在其《中华书局宣言书》中说:“立国根本,在 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育不革命,国基终无由巩固。教科书不革命,教育目的终不能达 也。”这从侧面反映出 A,南京国民政府主张教育革命 B.教育救国思想有一定社会基础 C.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了改变 D.科举制废除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8.对于以下战役开始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本阳 。 ①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振奋了抗 ②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 战精神。 军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