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7615

16.2《六国论》课件 (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61760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2,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六国论 猜酒令 嬴政吞并六国 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嵋共比高。 走近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走近作者 苏洵天资聪颖,但青少年时终日嬉游,不爱学习句读、属对和声律,然而这却是当时文人考取功名的主要途径,这为他今后屡试不第的遭遇埋下了伏笔。第一次参加科举落第后,苏洵终于开始自我检讨,发奋读书,欧阳修在《苏允明墓志铭》中说道:“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数年后,苏洵进京参加科举,再次落第,次年举茂才异等不中,此后苏洵继续闭门苦读。直到47岁时,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进京应试,欧阳修非常赞赏他的《权书》《衡论》等文章,后来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1060年,苏洵已经51岁,才由韩琦推荐,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正九品上,刊正文章),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从八品,掌管文书),官职低微,远离政治中心,壮志难酬。 仕途不顺 不受重用 生平经历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 ,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主要作品有《嘉祐集》。 作品风格 《六国论》 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 ①六国,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②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特点是善于析理。 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 。 史论文 解题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