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8641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创新的来源”导写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4551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届,PPT,20张,课件,导写,创新的来源
  • cover
(课件网) 热点押题 积微笃行脚下路,创新萦怀奔远方 ———材料作文“创新的来源”写作指导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达尔文在出版《物种起源》之前,一直在各大洲观察、记录动植物,就这么一直坚持了20多年。小说家斯蒂芬·金说自己不管发生什么,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写够2000字。还有一项研究显示,诺贝尔奖得主的工作时间,平均是同行的两倍。著名摄影师查克·克洛斯说:“灵感是给外行的。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创意都来自工作本身。” 对于“创新的来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与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押题理由>> 这是一道思辨类材料作文题,意在引导考生思考探究人生中创新的来源,明确日常积累的意义,深入挖掘灵感产生的动因,在理性思考与沉淀中铺设自我的成长与成才之路。同时,本命题也有助于引导考生学会多角度探究日常现象,思考其成因和内涵,把思考所得内化为激励自身成长的精神力量。总体来说,激励考生勇于探究和实践创新,是本命题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同类考题>> 勇于探究、实践创新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的高考命题中,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象和培养探究意识的命题极为常见。2022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题“发问与结论”,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小时候喜欢发问而长大后看重结论的现象,引导考生葆有勇于探索的好奇心和理性探究的意识;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题从当代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发端,引导考生思索“安静”的意义、生活的节奏及成长的空间等问题。 破题指津 首先,材料可切分为四个层次:达尔文的事例,小说家斯蒂芬·金的话语,诺贝尔奖得主的工作时长与同行之比较,摄影师查克·克洛斯的话语。这四个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同质叠加的材料。人物的事例或话语都指向持之以恒的坚持与积累,材料提示我们,只有不断积累与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继续比对思考,我们会发现第四个层次与前三个层次相比,还有不同的指向,还有异质的方面。“灵感是给外行的。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创意都来自工作本身。”这句话隐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对于外行来说,创意可能来自灵感;另一层是对于内行来说,创意来自日常工作的积累。当然,对于摄影师查克·克洛斯来说,他重在强调积累。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创意的唯一来源是日常工作的积累。 其次,写作任务指出了考生写作的中心论题是“创新的来源”,并提醒考生要结合材料的立意,又要思索现实,得出自我的见解。这就启示考生在写作时思路可开阔些,除了材料中提到的“积累”这个要素外,还可以挖掘其他促进创新的要素。对于“灵感”这一来源,不可浅“思”辄止,应深入考虑其背后的因素。这样才能显示出考生的探究意识、思辨意识以及深度思考的思维品质。 总体来说,审题时关注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有自我的理解和生发,这种生发不是臆断和随意的,而是源于材料、源于生活的,是体现深度思考意识的,是展示积极生活态度的。这样方能写出更出色的文章。 立意1:积微笃行,创新来自不断的积累 创新离不开岁月的延伸,离不开不断的积累。从个人发展来说,创新建立在个人扎实的业务基础、岗位技能上;从时代发展来看,今人的创新是在前人的不断摸索积累下的产物。所以,坚持积累是创新的重要来源,无积累则难谈创新。从这个角度出发,考生可以谈不断积累对于创新的意义。 片段导写>> 没有扎实的基础,所谓的创新只是胡思乱想;没有锲而不舍的钻研,所谓神奇的“点子”,都是瞬间灰飞烟灭的浮云。阿木爷爷,数十年以研究木工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