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003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204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苏教版,七年级
  • cover
七年级语文(上)单元评估测试卷(五) (测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2015.9 修订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4分) ①滑jī ②dàng 案 ③qiè 而不舍 ④止露kāo 尾 ⑤jí 取 ⑥zhuó 热 ⑦根深dì 固 ⑧其huì 有钳 2、给词语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4分) ①粗糙( ) ②泄气( ) ③大穰( ) ④诲人不倦( ) ⑤卷帙( ) ⑥胠箧( ) ⑦不悱( ) ⑧狼亦黠矣( )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请加以订正。(4分) 雍容典雅 安部当车 络绎不绝 孜孜不倦 慢不经心 不亦乐乎 随声附和 兴高采烈 错落有至 诲人不倦 一劳永业 无边无际 4、下面句子变换句式后改变了原意的一项是( )(2分) A.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改为: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B.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难道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吗? C.他的学习成绩不错。 改为:他的学习成绩好。 D.我只得把这件事告诉他。 改为:我不得不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听到的母亲的呼吸。 B.“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对爸爸说。 C.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D.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6、课文默写(6分) ①三人行, ;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 ,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⑤默而知之,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7、仿照例句造句,即用例句中加点的词语,再造一个句子。(2分) 例句: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造句:……同时……同时……同时…… 8、下面是某小区管理部门致全体居民的公告,其中划横线的a、b两处有语病,请作修改。(4分) 为了搞好小区环境卫生,本小区新建了多处袋装 垃圾回收点。从9月1日起,a居民的生活垃圾用塑料袋一律包好后,投入袋装垃圾回收点的塑料桶内,工业垃圾、建筑垃圾一律不准投入。如果有这些垃圾,b请与居委会联系后再行处置,敬请协助。 9、牧羊人发现了一只小狼,带回家喂 养。小狼长大后,牧羊人叫它去偷枪附近别人家的羊。已驯化的狼却说:“你要我养成偷抢的习惯,那最好首先请你看守好自己的羊,别丢失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一文,完成10~15题。(2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 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晧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0、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盖钉板上下弥束(        ) ②患其塔动( ) ③贻以金钗(        )  ④人皆伏其精练( ) 11、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匠师如其言, / 如土中狗蝎.(《以虫治虫》) C.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D.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 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1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3、匠师为何要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这个“密”字反映了匠师怎样的心态?(4分) 14、本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