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2924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4-05-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287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政治,-2023-2024,必修,统编,高中,学年
  • cover
章/节 5 / 1 节 课题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使用人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例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其基本内容生动诠释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承接了第四课的内容,本课的后一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大会制度的优势”本课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政治现象,并对此充满好奇,开始探究,但是他们缺乏理论支撑,对于政治现象背后涉及到的制度不能深入了解。本课利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视频图片材料,引导他们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落实核心素养。通过与学生互动、实践,帮助学生感知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当家做主中发挥的作用,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 重难点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重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地位; 人大代表的性质与地位。 难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义务。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和“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议程,能够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了解“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风采”、模拟人大代表提名了解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能够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 法治意识:认同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公共参与:能够观察社会生活,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形成建议提交给人大代表,增强社会参与能力。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设计思路 本课以今年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议程及参会的人大代表为主线 设置一个总议题:民主的答卷———从“春天盛会”说起;下设三个子议题: 子议题1:根植于民一“桥梁”为何产生? 子议题2:服务于民一“桥梁”如何产生? 子议题3:造福于民———桥梁”如何发声? 任务线: 结合优秀人大代表覃恬静的事迹,理解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 模拟县级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履职活动,理解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地位、职权 结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理解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 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理解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职权 情境线:人大代表覃恬静的履职———模拟县级人大代表的产生、履职活动;———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议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问题线:人大代表是通过为何产生?如何产生的?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人大代表应如何更好履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什么地位?它有哪些职权?如何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职权和构成? 活动线: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师生对话———阅读教材、模拟人大选举过程、师生对话———解读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师生对话 教 学 设 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覃恬静拨通电话 【议学任务1】通过视频结合所学思考: 1、她是谁?她参加的是什么会议? 2、她为什么要带上画去人民大会堂 【追问】为什么在每年三月召开? 【教师】正如人大代表靳灵展所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就像一座连接群众与党、政府的桥梁。 【材料1】“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代表就是一座座‘桥梁’,把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心建言献策、反映群众呼声,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中留下印记、贡献力量。” ———人大代表靳灵展 【预设回答】 在今年三月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