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4811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测试(含答案)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4122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历史,社会,制度,国家,必修
  • cover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 )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 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2.小明在研究某个课题时,找到了下列几幅图,请问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 图1宋朝殿试图 图2明朝学子看榜图 图3明代科举作弊衣衫 图4清代科举落榜者、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A.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B.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衰落 D.我国科举制度的光荣史 3.秦汉时期,文书中常见“郡守主”“县主”“乡主”“主吏”等称谓,用以强调其“主要责任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官吏称“主”反映当时( ) A.等级制度森严 B.行政职责分明 C.官僚体制完备 D.基层治理严苛 4.孙中山曾说:“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核,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是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考试权和司法权分别独立 B.考试权独立以及非考勿进 C.由三权分立变为五权独立 D.保障官吏高素质和高品质 5.历史学家阎步克根据史传统计了西晋时期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在所得131例中,高官贵戚子弟占16.8%;中级官僚子弟占20.6%;下层人士占32.1%,蜀吴亡国以后被察举的士人占30.5%。这表明 A.察举制度日趋完善 B.选官逐渐向下层士人倾斜 C.门阀政治开始兴起 D.政府注重扩大统治基础 6.在19世纪中期之前,英美国家的文官一般都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建立常任文官制度,规定文官政治中立,不为党派利益服务。这些改革 A.完善了英美国家的政党制度 B.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杜绝了政府的腐败行为 7.1903年清政府开设了经济特科考试。首场题为:《大戴礼保保其身体,博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有智育同义论》《汉武帝造白金为币,分为三品,当钱多少各有定值其后白金渐贱,钱制亦屡更,竟未通行,宜用何术整齐之策》。材料表明 A.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了教育改革 B.科举考试不再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C.政府各级官吏均由新式人才担任 D.清政府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做出的调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组织南下干部工作团到新解放区进行工作。据下表可推知,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南方三省本省籍贯的县委书记情况变动统计表( ) 每省总县数 (个) 本省籍贯县委书记数量(位)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福建 46 12 8 4 0 3 3 广东 60 57 55 30 10 7 3 四川 103 3 7 9 8 7 5 A.南下干部带头移风易俗 B.地方经济较快发展 C.实行干部任职回避制度 D.地方秩序渐趋稳定 9.唐朝盛行“干谒”之风,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在内的许多文人为寻求入仕门径向当朝权贵或社会名流呈献诗文,展示才华与抱负而获得举荐。这一风气 A.打破了门阀对仕途的垄断 B.受汉魏时期选官制的影响 C.成为唐诗繁荣的主要动力 D.反映了科举制的高度完善 10.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