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6045

2024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583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调查,解析,原卷版,试卷,历史
    2024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历史试卷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 A. 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 B. 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 C. 黄帝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 D. 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可以看出,黄帝部落重视农业生产,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太绝对了,排除A项;C项的标志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2.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都有轻耕重读的倾向;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提出“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唐末章仔钧的《章氏家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此后人们从宣扬“勤耕之家,苦读荣身”,进而提倡“耕读传家,立己达人”。耕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 ) A.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农耕时代价值观的演进 C. 儒家伦理与现实相悖离 D. 科举选官制度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从轻耕重读到耕读并重,体现出农耕时代价值观的演进,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由轻耕重读到耕读并重,并没有涉及到商业,排除A项;儒家的伦理正式符合中国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度尚未产生,但当时已经出现从轻耕重读到耕读并重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 3. 悬泉置是两汉时期敦煌郡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经考古发掘,悬泉置遗址共出土文物7万多件,其中汉简3.5万枚,内容涉及诏书律令、使节往来、与西域各国关系、工作档案等。悬泉置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A. 敦煌郡的行政机构设置 B. 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 C. 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 汉朝与西域的经贸往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敦煌是汉朝经营西域的基地,悬泉置遗址出土史料涉及与西域各国关系,可以用于研究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B项正确;悬泉置是两汉时期敦煌郡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出图史料中没有太多涉及敦煌郡行政机构设置的内容,排除A项;悬泉置是汉朝政府设置的,反映政府的边疆治理,与民众的社会生活关系不大,排除C项;悬泉置是邮驿机构,而非贸易站点,排除D项。故选B项。 4. 唐都长安的街道多为严整的方格网状,而宋都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城市( ) A. 经济职能增强 B. 布局趋于优化 C. 管理更加严格 D. 交通更加便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都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可知,宋朝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状况,宋都汴京街道与唐朝长安相比出现不规则的变化,说明宋朝城市经济职能增强,A项正确;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对于都城来讲这并非是布局优化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宋朝与唐朝街道的变化,无法判定是否管理更加严格,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宋朝与唐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