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6989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一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2355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一模
    2024年九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2分)抖擞 广袤 2.(1分)持之以恒 3.(1分);(分号) 4.(1)(2分)同学们,凡人善举为世界增添一份光亮,他们的故事,一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动与思考。现在,就让我们倾听凡人的“微光”故事。(主题1分,目的1分) (2)(3分)示例:我设计的问题:组织“追寻凡人微光”主题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理由: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能够明确对“追寻凡人微光”主题的深刻认识,提高学习“凡人微光”的行动意识。或:“微光”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追寻微光(或方式)(问题1分,理由2分) (3)①(4分)示例:我认为将这两本书放在“微光图书角”是妥当的。因为这两本书中都有“凡人微光”的人和故事。例如《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虽然没什么文化,甚至显得粗俗迷信,但是她买绘图版《山海经》的善良与爱心,为小鲁迅带来感动与温暖,一生都难以忘怀。(列举鲁迅、藤野先生也可)《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反抗精神,从不向命运低头,如她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毅然选择离开。她们(他们)的故事都显示了“凡人微光”。(只回答妥当,没有理由不给分。如果回答不妥当,内容理解是正确的,给2分。如果其中一个妥当,理由成立,给3分) ②(3分)首先,第一人称使作品更真实、亲切,《朝花夕拾》真实叙写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所经历的人和事,《简·爱》真实讲述了女主人公追求人格独立与人生理想的全过程。第一人称便于展示叙述者心理,增加叙述的感染力。如阅读《朝花夕拾》我们会与作者体验往事中的心境,体会回忆往事时的复杂情感;阅读《简·爱》,我们会与主人公一起体会她人生的喜怒哀乐。(扣住真实或抒情或凸显主题或便于内容展开其中任一点1分,结合内容阐述2分) 5.(9分)(1)三军可夺帅也(2)非淡泊无以明志(3)自缘身在最高层(4)将登太行雪满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会挽雕弓如满月 6.(2分)会 稽 贺 循/ 赴 命/ 入 洛 7.(4分)靠近(接近,凑近)停止 很,甚 不久,一会儿 8.(4分))有人对他说:“你怎么可以放纵、安逸一时,难道不考虑身后的名声吗(难道不为身后的名声考虑吗)?”(关键词:或、谓、卿、邪等) 9.(4分)与素不相识的贺循交谈甚投;与贺循同载入洛不告家人;不得适志,辞官而归;不求功名,心性旷达;母过世,哀伤的表现超过礼制规定。(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0.(4分)(2)运用正面描写(或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如语言描写“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表现张翰任心自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2)运用侧面描写(或烘托手法),以“人皆谓之见机”,侧面烘托张翰淡泊自适、善于审时度势的特点。(3)对比(反衬),如……(答到其中两点即可。手法1分,结合内容准确分析1分) 参考译文:张翰,字季鹰,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翰父亲张俨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翰品行高洁才华卓越,善于写文章,性情放纵不羁,当时人称他为“江东步兵”。会稽人贺循受命到洛阳任职,经过吴地阊门,在船中弹琴。张翰最初并不认识贺循,凑近与贺循交谈,张翰对贺循钦慕不已。张翰问贺循赶赴何处,了解到贺循要去洛阳,张翰说:“我也正有意到北方京城谋事。”于是就同乘一车离开了,都没有与家人告别。 齐王冏征召张翰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冏当时执掌大权,张翰对同乡顾荣说:“天下纷乱,祸难不断。到盛名享誉四海之时,急流勇退恐怕会相当困难。我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之人,对时势不感兴趣。您善于以明达之思防患未然,也善于以睿智谋虑未来。”顾荣拉着张翰的手,悲伤地说:“我也和你一起去南山采蕨菜,痛饮家乡之水。”张翰见秋风刮起,就思念起吴地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这些家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