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7621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29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期中,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家国情怀铭于心,春意浓浓映笔端。愿你奋笔疾书,以笔为马,不负韶华,勇往直前,再创佳绩。 一、积累(23分) 1.阅读语段,完成相关题目。 (7分) 家国情怀亘( )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瘁,以己之力锲( )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她)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 rú( )皆知。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埠,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lán( ),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锋芒毕露。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 (4分) ①亘( )古不变 ②锲( )而不舍 ③妇rú( )皆知 ④五彩斑 lán ( ) (2)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鞠躬尽瘁 B.锲而不舍 C.当之无愧 D.锋芒毕露 2.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从古籍中获得灵感,由此发现青蒿素 A 在浩瀚古籍中寻幽入微,竺可桢绘制出一条物候变迁的曲线———竺可桢曲线”,浓缩出五千中华大地的冷暖变化图景 B 卷帙浩繁的中华古籍, ① 着先人的智慧, ② 着璀璨的文化, ③ 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A. “从”是副词, “由此”为连词, “的”为助词。 B.“浩瀚”是形容词, “浓缩”“灵感”均是动词。 C.选文中AB处标点符号依次为分号(;)和句号(。). D.①②③处的词语依次为:诉说、凝结、记载。 3.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激发爱国情感,让心底最深沉的爱国基因焕发生机。 , , . ,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力量。 ①也会保持对这面旗帜的敬畏之心,这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这就是爱国情感的传递 ②看到那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不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③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去激发我们每一个人心底最深沉的爱国基因,把 14 亿人民的爱国情感,激荡成共鸣,汇聚成洪流 ④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情感的沉淀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 B.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我们平时常说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C.古代诗歌常用意象来表情达意,如以折柳表惜别之情,月亮寄思乡之情,以杜鹃啼血喻悲苦之情,以菊赞隐士之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等。 D.古人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陈康肃公善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中的“公”“翁”是对男子的谦称。 5. 填空。 (7分, 每空1分) 绝句是诗歌体裁之一,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本学期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四首诗均属于绝句。王维《竹里馆》中的“独坐幽篁里, ”两句创设了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李白的《春夜洛城闻》中,“ ,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作者)的《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 ”两句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晚唐诗人韩愈的《晚春》一诗中,“草树知春不久归, ”两句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除此以外,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诗中描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特别是“ , ”两句诗,运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阅读(60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