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8209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3265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四年级,义和,PPT,28张,课件,关系
  • cover
(课件网) 第1单元 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 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复 习 准 备 35 7×5= 54 8 9×6= 8 ( )×4= 7 35÷5= 9 54÷6= 32÷( )= 8 5 35÷7= 6 54÷9= ( ) ÷4 = 32 4 32 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例2 3+3+3+3=12 (枝) 3×4=12(枝) 答:4个花瓶一共插了12枝花。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 × 4 = 12 因数 因数 积 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积= 因数 × 因数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答:可以插4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枝) 12÷3=4(瓶) 答:每个花瓶插3枝。 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积= 因数 × 因数 因数= 积 ÷另一个因数 随 堂 练 习 学以致用:教材第6页“做一做”。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36 14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 除数 商 12 ÷ 3 = 4 12 ÷ 4 = 3 其中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 × 4 = 12 ÷ = 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商= 被除数 ÷ 除数 除数= 被除数 ÷ 商 被除数=商 × 除数 被除数 除数 商 12 ÷ 4 = 3 ÷ =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商=(被除数-余数)÷ 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被除数=商 × 除数+余数 被除数 ÷ 除数=商 余数 …… 被除数 除数 商 14 ÷ 4 = 3…… 2 ÷ = …… 余数 12 ÷ 3 = 4 12 ÷ 4 = 3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 4 = 12 验算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48×27= 4 8 × 2 7 6 3 3 6 9 6 9 1 2 验算 : 2 7 × 4 8 6 2 1 8 1 0 6 9 1 2 1296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2 1 7 4 5 8 1 7 6 0 7 5 4 29 验算: 2 6 × 2 9 4 2 3 2 5 4 5 7 26 4 754÷29= 你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都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例3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注意:0不能作除数。 3 + 0 = 3 3 - 0 = 3 3 - 3 = 0 3 × 0 = 0 0 ÷ 3 = 0 3 ÷ 0 =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5÷0成立吗 0÷0呢? 0不能作除数。 5÷0不成立。 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等于5。 0÷0不成立。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课 堂 小 结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2.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 0不能作除数。 根据1820÷70=26直接改写成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1.(基础题)填空。 (1)求几个(     )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  )。 (3)因数×因数=(  ) (    )=商×除数 除数=(    )÷(  ) (4)(   )是乘法的逆运算。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除数+ (  )。 相同加数 除法 积 被除数 被除数 除法 商 余数 商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1.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1)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 m,6小时能爬行多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