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8956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210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
  • cover
铜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 历史半期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古发现,约9000年前,西亚地区已种植大麦和小麦等农作物;约7000年前,美洲原著居民已经栽培出玉米;约6000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培育出了粟等。这反映出( ) A.文明交流有利于农业的产生 B.农业文明由西亚传播到世界各地 C.农业文明的产生具有多源性 D.早期人类文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2.《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282条主要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这说明该法典( ) A.旨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较为全面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C.重视对人们经济活动的规范 D.是人类历史产生最早的成文法典 3.在中古西欧的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图1是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该图反映了西欧庄园( ) 图1 A.雇佣关系较为普遍 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D.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4.朱迪斯·本内特在《欧洲中世纪史》中提到“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以下史实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基督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B.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 C.国王与教会权力的博弈 D.西欧各地城市的兴起 5.有学者在评价阿拉伯帝国时说:“他们把许多文化影响传到中世纪的欧洲,遂唤醒了西方世界,而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道路”,材料意在说明阿拉伯( ) A.商业发达推动文化交流 B.伊斯兰教广泛传播到欧洲 C.建立了疆域广袤的帝国 D.间接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 6.757年,日本《户令》第33条规定:“凡国守,每年一巡行属郡,观风俗,问百年……部内有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发于乡闾间,举而荐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这一规定旨在( ) A.践行中国儒家思想 B.维护封建集权统治 C.提高民众文化素质 D.改善日本社会风气 7.有学者指出:“玛雅人的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这是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在两三年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驻地。”据此可以判断玛雅( ) A.国家组织尚未成熟 B.军事技术比较落后 C.生产水平较为低下 D.畜牧业占主导地位 8.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迫使西欧人寻找新的航路。但也有学者指出,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扩张到阻断东西方传统商路的程度。材料表明( ) A.历史真相因久远而难以查明 B.历史事实会随时间发展而改变 C.历史研究需要多种史料互证 D.新航路开辟与奥斯曼帝国无关 9.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贾母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时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这段材料作为史料可用来研究( ) A.中国古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B.新航路推动全球物种交流 C.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10.德国学者科勒统计,从1500到1530年间,德语地区的-出卷网-大约发行10000本小册子,大部分是与宗教改革有关,马丁·路德撰写的出版物占据了总数的20%。这说明了( ) A.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