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熔化和凝固(巩固训练) 【课时衔接】 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夏天,柏油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以判断柏油是 ;而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由此可判断它是 。(均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基础通关】 2.(真情境)把冻豆腐从冰箱中取出来一段时间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过程是豆腐里的水先 成冰,后又 成水形成的。 3.(真情境)画在道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线,是把常温下为粉状的涂料装入热熔化机中加热(如图所示),待涂料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浆状,然后涂在地面上,等它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膜即可。 4.造雪机的原理: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这些小水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也就是人们看到的雪花。人工造雪,气温必须在 ℃以下,才可以造雪。 5.(教材变式练)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 ) A B C D 【素养提升】 6.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物质名称 熔点/℃ 固态水银 -39 金 1064 钢 1300 钨 3410 固态氢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做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 ℃时已经失效,不能使用 D.在-265 ℃时氢气是固态 7.图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该晶体 ( ) A.在BC段,该物质吸热 B.熔化过程是图像中的EF段 C.凝固时的温度为55 ℃ D.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 8.(素养拓展练)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 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后降温 (选填“快”或“慢”)。 (2)实验结果验证了小明的猜想。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融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融化。原因是在雪上撒盐,可 (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1.非晶体 晶体 基础通关 2.凝固 熔化 3.熔化 放出 凝固 4.凝固 0 5.B 素养提升 6.B 解析: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大约是2000 ℃,钨的熔点是3410 ℃,灯泡正常工作的温度低于钨的熔点,钨不易熔化,故A正确;钢的熔点为1300 ℃,金的熔点为1064 ℃,金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纯金掉入钢水中后,金的温度能达到熔点,且能继续从钢水中吸收热量,故金会熔化,故B错误;水银在-40 ℃时是固体,故水银温度计在-40 ℃时已经失效,不能使用,故C正确;固态氢的熔点为-259 ℃,-265 ℃低于-259 ℃,所以在-265 ℃时氢气是固态,故D正确。 7.B 解析:由图可知,AB段该物质处于温度降低阶段;BC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该物质放热,温度不变,故A错误;DE段该物质处于温度升高阶段,EF段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故B正确;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45 ℃不变,所以凝固点为45 ℃,故C错误;由图知,熔化过程经历了15 min-11 min=4 min,故D错误。 8.(1)慢 (2)降低 (3)变多 解析:(1)由图甲知,物质在凝固前,即0~3分钟,温度从6 ℃降温到-4 ℃,温度降低了10 ℃;凝固后,即8~9分钟,温度从-4 ℃降温到-10 ℃,温度降低了6 ℃,故该物质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后降温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