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13429

【精品解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兴贤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84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2024,月月,语文,学期,七年级,学年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兴贤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27分) 1.(2024七下·揭西月考)默写古诗文。 (1)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3)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和军营中的苦寒生活,表现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   (《木兰诗》) (5)韩愈《晚春》中表面挪榆花儿,实则表达对花儿和春天更深层次赞许的句子是   ,   。 (6)自然万物入诗皆可传情。岑参《逢入京使》中“   ,  ———,长路漫漫,泪雨沱,道不尽西行路上思乡之情;《水兰诗》中“且辞黄河去,   ,不闻爷娘唤女声,  ———,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后思念亲人的心情。 【答案】(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2)明月来相照 (3)朔气传金柝 。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暮宿黑山头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朔、柝、榆、荚。 故答案为:(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明月来相照 (3)朔气传金柝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2024七下·揭西月考)请你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和诗歌内容,分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作用。 知识卡片 古时柳树又称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古人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久而久之,折柳成为一种风俗。同时,“折柳”又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答案】示例:“折柳”既可指听到的折柳曲,还可指“折柳”的习俗、离别情绪。诗人借“折柳”,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而且在诗歌中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乐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也是全诗情感生发的关键。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思乡怀人 【解析】【分析】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这一意象具有以下作用:传统文化内涵:“折柳”在古代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因“柳”与“留”谐音,象征着挽留和别离。通过使用“折柳”,诗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感。表达离别之情:诗人借此意象,传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故友的怀念。引发共鸣:“折柳”是一种常见的风俗,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情感。增添诗意: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暗示音乐主题:“折柳”又指《折杨柳》,暗示了诗歌中所听到的笛声可能是《折杨柳》曲,进一步强化了离别之情的表达。 故答案为:示例:“折柳”既可指听到的折柳曲,还可指“折柳”的习俗、离别情绪。诗人借“折柳”,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而且在诗歌中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乐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也是全诗情感生发的关键。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意象。解答此题,要结合意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特点,联系作者诗歌的情感,进行作答。 3.(2024七下·揭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榜样之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他们心中____成坚韧厚重的精神之力,最终升华为中华民族逐梦的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