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15201

部编版历史七下3.15《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教案+素材【课件研究所】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76370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编版,历史,七下,3.15,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题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 材 分 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即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三部分内容反映出明朝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交往又有战争冲突。这表明明朝在努力发展对外友好、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学 情 分 析 1、初一学生对古代历史了解较少,而且他们的生活体验与这些历史知识较远,所以,在教学时,通过史料、图片、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初一学生正处于理性意识较弱,感性体验为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事物的感知、学习仍以模仿为主。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课堂练习等方式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教 学 目 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知道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jué)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正确认识我国明朝的对外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历史解释) 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相关史实 难点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材、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大海的图片,出示材料: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通过今天这节课来找一找答案。 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兴趣 新课教学 郑和下西洋 1、出示郑和像,介绍郑和其人(或请学生介绍) 2、观察地图,找出西洋的位置 3、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①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②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③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4、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内容 时间1405—1433年次数7次规模27000多人、200多艘海船到达地点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5、出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郑和能成功实现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 6、出示《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7、出示图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明朝中期,以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出于追求财富和传播宗教的目的,在地理大发现的推动下来到了东亚。世界历史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 亚洲的日本,因为国内动荡,很多失去军职的武士成为海盗,不断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走私 贸易和武装抢夺。在这种背景下,明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过渡到下一目 二、戚继光抗倭 1、出示图片,介绍何为倭患和倭寇。面对这样的情况明朝是如何应对的呢?引出戚继光 2、出示戚继光图片,介绍戚继光和戚家军。 3、出示视频、了解戚继光为倭寇特意设计的鸳鸯阵,感受古人智慧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指出戚继光的抗倭成就抗倭成就 5、出示材料,分析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 6、出示戚继光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戚继光的远大抱负,总结其情怀: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继而引出其是民族英雄结论。并以此上升价值,引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有无数这样的英雄不怕牺牲得来的,英雄千古,家国永念。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通过教材和相关事实,简单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过程。引导学生知道澳门何时回归祖国怀抱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通过识读图文信息等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有序的叙述历史事件的思维模式。 通过同同时代的航海家活动做对比,了解中国古代在此时的先进,引发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