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之国》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山地之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图表,能够从相对位置来描述瑞士的地理位置。 2.能够结合资料,从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等角度,分析瑞士的旅游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的原因。 3.通过分析瑞士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结合地图,分析瑞士的地形特点。能够结合资料,从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等角度,分析瑞士旅游业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瑞士旅游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过程 导入:设疑导入,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瑞士的地贫(国土资源少、地少山多、资源匮乏)民富(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产生本课的驱动性问题:瑞士人是如何利用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条件,创造美好的生活图景? 展开新课: 一、瑞士初印象 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读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图获取相关信息:(1)描出瑞士的国界线,(2)描述瑞士的地理位置。(3)描述瑞士的地形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培育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对瑞士的空间感知能力) 二、瑞士致富经 教师给出材料:瑞士最大的服务出口行业,也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该行业涵盖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和交通等产业。2019年,游客总过夜数达396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过夜数达2160万人次,创收195亿瑞郎,均达到历史峰值。 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提供图文资料,发布子问题:结合上述资料及教材内容,从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等角度,分析瑞士的旅游业为什么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 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及教材,归纳瑞士旅游业发展的原因: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旅游设施。 教师提供文字材料,发布子问题:旅游业的发展给瑞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归纳: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国家带来财富 (通过两个子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解读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理解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理解为什么会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 三、瑞士续富路 瑞士全国人口只有700多万,但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超过1000多万。 瑞士并没有出现旅游业过度发展所带来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至今仍保留着200多年前山清水秀的原貌,且环境比过去更优美。 教师发布子问题三:阅读课本P65正文及阅读卡内容,分析为什么瑞士的旅游业发展没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使环境更优美了? 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后,归纳得出瑞士环境环境更加优美的原因: 1.制定严格的法律保护环境 2.修建自然保护区,为许多濒危动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 3.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补充瑞士的其他产业,引导学生思考:瑞士这些知名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生得出:这些产业对国土、资源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不高,适合耕地不足、矿产资源奇缺的瑞士。 教师总结:瑞士结合自然环境的特点瑞士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有冰川积雪。夏季气候适宜,温泉资源丰富。因地制宜的发展旅游业,并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制定环保措施,使旅游业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同时发展对国土、资源等自然条件要求不高的钟表业、金融业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了瑞士的可持续发展。 课后拓展: 【课后项目化学习】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围绕一个核心话题,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项目化探究活动,并用手抄报、短视频、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丰富的形式展示项目化学习成果。 例如: “根据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提炼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瑞士旅游业的发达给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