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16931

3.3.1 耕海牧鱼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28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1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3.3.1,耕海,牧鱼,教案,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耕海牧渔 教学目标 1.借助相关地图、文字等材料,分析日本发展渔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建立环境与生产之间的联系。借助图片材料,了解日本的“鱼文化”,建立生产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育综合思维。 2.利用活动探究的方式,分析日本渔业模式变化的原因,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培育人地协调观。 3.撰写舟山渔业调查报告,在真实环境中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在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培育地理实践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日本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 2.日本渔业发展模式的理念。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你喜欢吃鱼吗?你一年会吃多少鱼? 出示数据:2017年人均水产品年消费量 教师活动:猜猜看,这个吃鱼大国是? 学生活动:基于生活常识进行推测,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日本和鱼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耕海牧鱼》。 设计意图:从生活化的水产品消费问题导入,利用2017年日本惊人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调动学生探究兴趣,提出核心问题“日本与‘鱼’的关系”。 (二)环节一:观·“鱼”的印记 出示图片:三文鱼、渔业市场、“男孩节”、“鱼拓艺术” 教师活动:日本人的生活中处处有鱼的身影。观察图片,在日本的生活里,哪些地方可以发现鱼的身影?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概括角度,如饮食、贸易、节日、艺术等,并讲述相关故事。 教师活动:男孩节的由来。为什么选择鲤鱼? 教师活动: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鱼文化?中国的内陆地区,会有鱼文化吗?这说明? 学生活动:对比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初步思考鱼文化的孕育环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培育综合思维,为探究活动做铺垫。 教师活动:鱼是如何走进日本的生活的? (三)环节二:探·“鱼”的来源 教师活动:常规的渔业有着捕鱼、人工养殖两种选择,那么日渔业的发展模式如何?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任务单。 学生活动1:选择捕鱼,(1)捕鱼有条件:①寒暖流交汇,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③拥有优良捕鱼装备,如船、渔网、电子仪器;(2)养鱼有要求:周期长,要求高。 学生活动2:选择养鱼:(1)捕鱼有危机:捕鱼范围、水体污染等;(2)养鱼有优势:产量稳定等。 学生活动3:选择捕养结合的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综合材料,分析捕鱼与养鱼的优势与局限,训练读图能力,培育综合思维。这种养殖渔业即是课题“耕海牧渔”的含义。 教师活动:日本人究竟选择了怎样的方式呢?我们一起来看数据,用事实说话。 (四)环节三:思·日本的选择 教师活动:观察图片,说说看日本最终的选择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数据,得出“捕”“养”结合的结论。 教师活动:观察图片,说明日本渔业的发展趋势。 学生活动:观察数据变化,概括捕捞渔业生产量呈下降趋势,养殖渔业生产产量呈上升趋势,讨论提炼:有限制的“捕”与有意识的“养”。 设计意图:展示事实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日本不是选择单一的“捕”或“养”模式,而是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即有限制的“捕”与有意识的“养”。 (五)环节三:思:世界的选择 教师活动:在这个世界上,不单单是日本一个国家选择了捕养结合的模式。从《2022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世界同样也选择了“捕”“养”结合的模式。结合右图,请谈谈“捕”“养”结合模式的优势。 学生活动:“捕”“养”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设计意图:不单单只有日本选择了“捕”“养”结合的模式,整个世界亦是选择了这一模式。结合活动探究中分析到的“捕”、“养”各自的优势,以及日本渔业面对的困局,感受走可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