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怎样描述运动(巩固训练) 【课时衔接】 1.(参照物的选取)到高原旅游的游客坐在正行驶的车上觉得“两旁青山往后走”,他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座椅为参照物,则游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甲、乙两辆火车并排,若甲中乘客看到乙车往东行驶;若甲车静止,则乙车一定 ;若甲车向东行驶,则乙车一定 (前两空均选填“静止”、“向东行驶”或“向西行驶”)且乙车速度 (选填“>”、“<”或“=”)甲车速度。 【基础通关】 3.在学校运动会男子100 m比赛中,发令员扣动发令枪,随着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以 为参照物,发令员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发令员是静止的;以小睿为参照物,终点计时员是 的。 4.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 的。 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6.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同学 D.黑板前的讲台 7.教材变式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词和歌曲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云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以“云”为参照物,“月”是静止的 C.“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运动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舟上的人为参照物的 8.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素养提升】 9.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 风,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 10.素养拓展练蜂鸟是最小的鸟类,也是唯一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图示表示一只质量为3 g的蜂鸟正悬停在静止的树枝旁吸食花蜜。此时,以花朵为参照物,蜂鸟是 的;以天空正在飘动的白云为参照物,蜂鸟是 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 。 11.运动会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12.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 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13.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 器材:墨水瓶、教科书、橡皮。 步骤: (1)将书水平放在课桌桌面上,墨水瓶和橡皮放在教科书上; (2)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 ,相对于课桌是 ; (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 ;若以 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运动的。 14.为了锻炼小明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春节,妈妈让他独自乘火车去上海看望姥姥。 (1)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小明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小明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