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19071

第15课明朝的对外交关系 课件(27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218639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明朝,外交关系,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榜葛剌进麒麟图》描绘了永乐年间,榜葛剌进贡麒麟的场景。 在中国古代,麒麟被视为“圣天子出而王道兴”的太平之征,是祥瑞之物。这个被唤作“麒麟”的瑞物,其实是一只来自非洲的长颈鹿。 原产于非洲大陆的长颈鹿,为何会在明朝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呢? 课堂导入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特点,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2.了解戚继光抗倭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 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学习目标 壹:郑和下西洋 1.航海之人(郑和) 壹:郑和下西洋 姓 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 生活时代:明成祖时期 民 族:回族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有勇有谋,屡建战功,深得明成祖信任; ·懂兵法,有谋略,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具有出色的航海才能,是杰出的航海人才; ·见识丰富,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 东洋 西洋 文莱 西洋是我国古代地理概念。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壹:郑和下西洋 2.航海之地(西洋) 3.航海之目的 根据材料思考,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壹:郑和下西洋 朱棣(明成祖)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 1.政治目的: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2.外交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3.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交换海外的奇珍异宝 明朝建文帝在位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反对建文帝。1403年朱棣称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就是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成祖 朱棣 迁都北京 营建恢弘雄伟的紫禁城 编《永乐大典》 完成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北征蒙古 维护明朝北境安宁 4.航海之基(条件) 壹:郑和下西洋 郑和能成功实现西洋航行的原因有哪些? ①经济基础: ②技术支持: ③政府支持: ④个人能力: 明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根本)。 拥有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 明成祖的鼎力支持。 郑和个人能力出众。 郑和下西洋“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壹:郑和下西洋 4.航海之基(条件) 时间: 次数: 到达地区: 最远达到: 1405-1433年 七次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航海之况 壹:郑和下西洋 郑和宝船 想一想:郑和宝船上可能会装载哪些货物?这些货物的用途又是什么? 宝船“高大如楼,可容千人” 慷慨送礼,展现风度———友谊之船 郑和船队 精美瓷器 优质丝绸 上等茶叶 漆器 金银 相互贸易,互通有无———贸易之船 壹:郑和下西洋 5.航海之况 6.航海之特点 壹:郑和下西洋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次数 7次 4次 2次 1次 船队规模(第一次)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多艘),最大的有1500吨左右 3艘,最大船120吨左右 4艘,最大船110吨左右 5艘,最大船130吨左右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 印度 环球航行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特点1:历时长 特点2:次数多 特点3:规模大 特点4:范围广 评 价 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郑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