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动物疫病监测 与净化技术 01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 02 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技术 03 动物疫病免疫学监测技术 04 动物疫病净化技术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 动物疫病监测是指连续地、系统地和完整地收集动物疫病的有关资料,经过分析、解释后反馈和利用信息,并制定有效防治对策的过程。 一、动物疫病监测管理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 基本原则: 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 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 调查监测与区域化管理相结合 病原监测与抗体监测相结合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 意义: 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为国家制定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正确评估动物环境卫生状况、动物免疫效果以及环境消毒效果,为及时调整免疫程序或药物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 体系:动物疫病监测体系由中央、省、县三级及技术支撑单位组成 即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动物卫生防疫站和边境动物 疫情监测站 (一)疫病监测对象 各种法定报告的动物传染病和外来动物疫病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主要包括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等优先防治病种以及非洲马瘟等重点外来动物疫病。 (一)疫病监测对象 根据国家规定和当地及周边地区疫病流行状况,日常养殖生产中可选择以下常见动物疫病进行常规监测: 牛:口蹄疫、炭疽、蓝舌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 猪: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猪蓝耳病、乙型脑炎、猪丹毒、猪囊尾蚴病、猪链球菌病、伪狂犬病等。 羊:口蹄疫、炭疽、小反刍兽疫、蓝舌病、羊痘、结核病、布鲁氏菌病。 禽: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病、禽白血病、鸡白痢、鸡伤寒、禽结核、鸭瘟、小鹅瘟、 禽霍乱等。 马: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 兔:兔流行性出血热、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 (二)疫病监测内容 ①动物的群体特性以及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社会影响因素; ②动物疫病的发病、死亡及其分布特征; ③动物群体的免疫水平; ④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等; ⑤野生动物、传播媒介及其种类、分布; ⑥动物群体的病原体携带状况; ⑦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等; ⑧动物疫病的流行规律。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 动物疫病监测程序: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疫情信息的表达、解释和发送等。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应注意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资料来源的渠道应广泛。包括动物疫病流行或暴发后的发病及死亡情况;血清学、病原学或病原分离鉴定情况;现场调查或其他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的资料; 药物和疫苗使用资料;动物群体及其环境卫生方面的资料等。 疫情信息表达、解释和发送:将疫情信息转化为不同指标后,要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并考虑各种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最后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准确合理的解释。 动物疫病监测的计划与具体实施 制定动物疫病监测的计划: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以及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需要,及时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对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公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净化、消灭措施和技术规范。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 动物疫病监测的计划与具体实施: 制定动物疫病监测的计划: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以及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需要,及时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对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公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净化、消灭措施和技术规范。 国家农业农村部编修订的《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兽医实验室要按照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