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21468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328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
  • cover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用蓝色或黑色笔填在答题纸上,铅笔作答无效。 2.请仔细审题,细心规范答题。 一、非连续文本阅读,共4小题(10分) 材料一 序 幕 黛玉进府 黛玉幼年丧母,外祖母接她到贾府居住,与表兄宝玉一见倾心。薛姨妈携宝钗也来贾府投亲。 第一幕 共读西厢 黛玉深得贾母爱怜,宝黛朝夕相处,情意日深。一天,宝玉的书童焙茗偷偷送来了《西厢记》,宝玉和黛玉读起来如痴如醉,书中张生和莺莺的叛逆行为,不仅让他俩心中产生了强烈共鸣,而且互相也道出了倾慕之情。 第二幕 宝玉挨打 父亲贾政逼迫宝玉读圣贤书、考取功名,而宝玉十分厌恶,袭人相劝,更是不满,此时只有黛玉能够理解他。宝钗探望宝玉,换看灵玉金锁,致使黛玉生疑。贾政得知宝玉不读圣贤书反而偷读《西厢记》,又与戏子琪官结交,怒气冲天,痛打宝玉。黛玉得知,心急如焚,前去探视,却被丫头无意阻止。黛玉想到自己寄人篱下,极度伤心,含悲离去…… 第三幕 黛玉葬花 贾母带众人到大观园赏花,王熙凤、宝钗等相随,宝钗持扇扑蝶,取得贾母欢心。而黛玉见园中落花飘零,触景伤情,深感悲凉,以葬花寄托哀思。宝玉前来安慰黛玉、倾诉衷情,互赠绢帕与荷包,终于消除了二人的误会…… 第四幕 王熙凤献计设谋 黛玉见到宝玉所赠的绢帕,深感欣慰,提笔在绢帕上寄托情思。宝玉在梦中与黛玉相会,然而轻风吹散了梦景,宝玉痴呆若失…… 贾母欲成就“金玉良缘”之说,决意娶宝钗为媳,又怕宝玉不肯。王熙凤设下调包计,假告宝玉要与黛玉成婚,宝玉满心欢喜。 第五幕 宝玉被骗成婚 热闹的婚礼之后,宝玉发现新娘竟是宝钗,悲愤交加,昏倒在地。 第六幕 黛玉焚稿断痴情 凄凉的潇湘馆内,黛玉病重,而窗外传来了阵阵喜乐声,更使她悲痛交加。她挣扎地起身,把所写的诗稿和绢帕投入熊熊的炉火之中,蹒跚地走向茫茫雪地,饮恨离开了尘世。 尾 声 宝玉出走 宝玉得知黛玉已死,万念俱灰,离开家门,迎着漫天大雪,走去,走去…… 1.上面的材料是舞剧《红楼梦》的剧情简介,其中有不少地方对《红楼梦》原著做了改编。请指出任意四处并按原著加以修正。(4分) 材料二 刘熙裁在《艺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忧世乐天,固当如是。”《红楼梦》中,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之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宝玉喜聚,而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这里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诚然如此。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后。比起林黛玉,宝玉应是后知后觉者。 《红楼梦》是一曲悲歌。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宇那声声的悲鸣。而那杜宇便是曹雪芹,也便是林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环叫紫鹃。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寄哭泣于《红楼梦》。 黛玉善泣,《枉凝眉》曲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之句。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第二十六回中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