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与练 【基础梳理】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背景: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瓦解。 2.表现: (1)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国势力崛起,各自为政。 (3)周王室在财政上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3.影响: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原因:王室衰微;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间矛盾有所发展。 2.名义:“尊王攘夷”。 3.霸主:齐桓公(第一个霸主)、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 4.影响: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局部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课堂演练】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每年会评比耕牛,进行考核。秦律《厩苑律》规定,使用耕牛的,牛被使用坏了,腰围每减瘦一寸要鞭笞主使人10下。此则材料可以了解当时( ) A.保护动物观念 B.百家争鸣局面 C.诸侯纷争状况 D.重视农业生产 2.《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其中记载: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耜、铫(yao,一种大锄),女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材料表明当时( ) A.牛耕得到推广 B.战争非常频繁 C.铁器广泛应用 D.青铜不再使用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规定“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众,有则以告”;赵武灵王下令“国人着胡服,以习骑射”。这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 ) A.热衷扩张疆域 B.推崇尚武风气 C.重视战略战术 D.追求奢廉享乐 4.如图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的演变,这反映的是(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生产力的提高 5.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中写道“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根据材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地买卖频繁 B.商鞅变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贫富迅速分化 6.春秋争霸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对上述历史进程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世袭观念荡然无存 B.县制普遍取代封国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7.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周王室地位衰微 B.中央集权加强 C.儒学居主导地位 D.社会和平稳定 8.《史记 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说明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铁器牛耕,经济发展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制度变革,社会发展 D.百家争鸣,思想繁荣 9.战国时农业工具如挑(音姚yáo)、镰、褥(音耨nòu)、铚等,木工工具如斧、锯、钻、凿等,女工工具如刀、锥、针等,都用铁制造。这表明当时铁器( ) A.分布范围广 B.制作精美 C.生产规模大 D.用途广泛 10.春秋史书《国语》中有“宗庙之牺,为畎田之勤”(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和“恶金(铁)以铸锄、夷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