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23897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12课民族大团结 导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18325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
  • cover
八年级历史下册 导学案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依据、原因、含义、确立的过程;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知道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分布;通过研读相关史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背景、民族政策;知道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给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激发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历史责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学习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原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 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1)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_____的民族分布特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2.含义 (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在自治区域内,由_____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法律依据 (1)1949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 (2)_____ ,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实施情况 (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全国已经先后建立了_____、广西、宁夏、西藏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5.地位:是我国的一项_____。 6.意义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制度。 知识点二 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 (2)新中国成立后,_____,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措施 ①因地制宜,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②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③实施_____战略(青藏铁路在此时建成); ④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意义 (1)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 (2)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温馨提示】 1.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发展经济;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民族自治区的设置是为了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维护国家的统一。 【名词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②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根据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时空线索】 【知识整合】 1.图说历史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我国设立的自治区域有哪些?三级机构分别是什么? 提示: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