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24418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时练习卷(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823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经济,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水陆交通的变迁 一、选择题 1.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的道路交通网络。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  )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形成了通向境外的交通网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2.《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说明了(  ) A.元朝驿路交通的发达 B.元朝疆域的广大 C.元朝人口较少 D.元朝统一了全国 3.15世纪末,卡里库特的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葡萄牙国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这位航海家是 (  ) A.达·伽马 B.迪亚士 C.麦哲伦 D.哥伦布 4.(2023·浙江6月高考)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  )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5.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 年份 事件 1909年 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 1912年 北京至上海的火车邮路开通 1917年 上海邮政开始使用汽车取代马拉邮件 1919年 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船只运送邮件 据此可以得出 (  ) 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 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6.下图反映了英国某一时期铁路兴建的情况。图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注:1英里=1.609344千米 A.英国是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 B.蒸汽机的改良和普及提供了动力条件 C.英国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D.英国广阔的海外市场遍及世界各地区 7.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始,于龙号(机车编号)起,几多艰难,历经风雨。”文中□□所指的铁路是 (  )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8.曼彻斯特自中世纪起成为英国西南部的最大城市。18世纪末,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推动其发展的交通因素包含 (  ) A.火车的出现 B.通海运河 C.汽车普及 D.米迪运河 9.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运用,全面提高了商船远航能力,当时中国海船能够横渡大洋,持续航行。当时除造船工艺外,中国在航海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新技术 (  ) A.磁罗盘、天文定位 B.地球仪、航海图 C.星盘、地球仪 D.天文定位、星盘 10.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下列关于人类的海洋探险活动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B.中国郑和船队到达红海和东非沿岸各地 C.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D.美洲人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线 11.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开创了人类交通的新纪元。斯蒂芬森发明火车的前提是 (  ) A.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作 B.珍妮机的发明和应用 C.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D.内燃机的发明和推广 12.(2023·广东中山)下图为近代某时期中国境内铁路投资构成图。该图反映了近代中国铁路修筑 (  ) A.一直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B.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C.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经济发展 D.加强了国内各地间的联系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路,东连高丽,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北达吉利吉思,南接安南、缅国,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全国共设有陆站、水站共约1500处,为各级政府因公差遣人员服务,提供交通工具、住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