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24452

2024中考地理复习专题22 中国的地理差异(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12720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2024,中考,复习,专题,中国
    专题22 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录 课程标准·考勤分析 2 知识建构·思维脑图 3 第一部分 地理差异显著 4 考点01 地理差异显著 4 考点02 秦岭-淮河一线【高频考点】 6 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9 重难点01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9 重难点02 歌诀巧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0 核心素养·新考向 12 第二部分 四大地理区域 16 考点0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高频考点】 16 考点02 四大地理区域【高频考点】 19 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23 重难点01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主导因素 23 重难点02 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4 重难点03 青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5 重难点04 四大地理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6 核心素养·新考向 27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中国的地理差异 ①运用地理、图像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③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①本专题多以中国地形图形式呈现。主要考查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地理意义。 ②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角度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③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差异。 ④热点背景主要有秦岭中央国家公园、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的差异、地理分界线的重要性等。 第一部分 地理差异显著 考点01 地理差异显著 ①概括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地理差异显著。 ②自然环境的差异 要素 差异 原因 气温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差异 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距海远近不同 地势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③人类活动的差异 项目 差异 原因 农业 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差异 人口、城市、交通线 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高,西部低 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广州人喜欢吃宵夜,哈尔滨人一般午后不休息;饮食习惯也有明显差异,如南甜北咸,长江流域一些省区喜辣,而山西人口味偏酸 考向01 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典例】(2022上·辽宁阜新)图中能反映我国东西跨度差异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变式】(2023上·吉林长春)气候会影响不同地域的建筑形式、饮食、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南方居民多喜食面食,北方餐桌常见米饭 C.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多种植小麦,半干旱与干旱地区多种植水稻 D.我国西北部土墙平顶屋便于收集雨水,东南斜顶屋便于雨水下泄 考向02 人类活动差异显著 【典例】(2023·甘肃定西·统考三模)读下图分析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出现在A区域的是( ) A.坎儿井 晾房 蒙古包 B.泼水节 竹楼 赛龙舟 C.黑土地 四合院 地上河 D.青海湖 布达拉宫 青稞酒 【变式】(2023下·湖北鄂州)下列能反映南方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的是( ) A.黑土地 黄土地 信天游 B.阔叶林 紫色盆地 泼水节 C.坎儿井 蒙古包 绿洲 D.青稞酒 牦牛 藏袍 考点02 秦岭-淮河一线 ①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地处我国中东部,秦岭走向东西走向、淮河走向自西向东流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纬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1月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 干湿状况 以半湿润区为主 以湿润区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亚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