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25650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68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DNA,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 cover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教学目标】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通过两大实验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养成科学探究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理解科学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新课导入】 荧光鼠会发出与水母同样的绿色荧光,是因为科学家将发光水母中与发出绿色荧光有关的遗传物质导入了鼠的细胞中。荧光鼠身上具有了水母的某些性状表现,归根结底离不开遗传物质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遗传物质到底是什么呢? 【遗传物质的探索】 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并总结遗传规律 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萨 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摩尔根: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后来:科学家发现: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 【新课讲解】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学生通读课本,自己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人类度遗传物质的早起推测。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因此,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但是,由于对DNA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美国微生物学家艾弗里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而艾弗里的实验又是在英国微生物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学生自主阅读,总结肺炎链球菌的种类及特征 2、认识肺炎链球菌 S型细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Smooth);S型细菌有致病性,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同时小鼠并发败血症而死 R型细菌: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rough),R型细菌无致病性,不会使人和小鼠患病。 3、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第一组:给小鼠注射R型细菌———小鼠不死亡(R型细菌无毒性) (2)第二组: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小鼠死亡(S型细菌有毒性) (3)第三组:给小鼠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无毒) (4)第四组: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型细菌混合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 1、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呢?———由问题引入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一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 第二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蛋白酶处理,再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 第三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RNA酶处理,再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 第四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酯酶处理,再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 第五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DNA酶处理,再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只有R型细菌 2、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控制变量法中的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