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模块二 饲料原料及加工利用技术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知识目标:1.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2.掌握粗饲料的识别、调制能力。 3.掌握粗饲料的营养特性。 重点难点:1.不同粗饲料的营养特性。 2.粗饲料的碱化、氨化、青贮技术。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一、粗饲料的概述 粗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在45%以下,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在18%(一般在25-45%)以上的饲料。 主要包括干草、农副产品、树叶、糟渣等饲料。 粗饲料体积大、难消化、可利用养分少。 来源广、种类多,产量大,价格低 ,是草食动物的主要饲料。 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对发展草食动物有重要意义。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一、粗饲料的概述 差异:粗饲料的种类不同,其各养分含量也不同。粗饲料由于其品种、成熟期、调制方法等条件不同,其品质有很大差异。 随着成熟期的推移,粗纤维含量增加、消化率下降,可消化粗蛋白、TDN (可消化养分总量)也有随之降低的倾向。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二、青干草 青草或其他青绿饲料作物在结子实前刈割,经天然或人工干燥而成的一种粗饲料称为青干草。 青干草的营养价值与牧草种类、生长状况、刈割时期、调制方法等因素有关。优质青干草叶片多、颜色青绿、气味芳香、营养较完善。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一)青干草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蛋白质在7%~20%,粗纤维在20%~30%,胡萝卜素是540mg/kg,维生素D是16~35mg/kg。 青干草有机物的消化率为46%~79%。调制成青干草后,VitD增加,其他养分的含量下降,干物质损失量为18%~30%。 草粉:当作维生素、蛋白质饲料,草粉养分含量与麸皮相当;按可消化粗蛋白含量计,优于燕麦、大麦、高粱、玉米、黍子和其他精饲料。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二)影响青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 1.制作干草的原料: 蛋白质:豆科植物较高。 能量:青干草消化能为10MJ/kg左右,各类原料差异不大。 营养价值降低:一般随作物的生长,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下降,粗纤维及木质素含量增加。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二)影响青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 2.调制技术 日晒:干燥过程缓慢,植物分解与破坏过程持久,因而养分损失较多。人工干燥:干燥过程迅速,营养保持好,但成本过高。 保证青干草营养价值的主要措施:一是适宜生长期刈割;二是快速干燥。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三)青干草的饲用技术 青干草:草食动物主要的饲料,还可以作为饲草贮备。缓冲枯草季节青绿饲料的不足。 青干草营养完善:营养较平衡,蛋白质品质完善,胡萝卜素及钙含量丰富,幼嫩的青干草粉碎可作为鸡、猪、鱼配合饲料的原料。 提高产奶量:青干草和青绿饲料或青贮饲料混合使用,增加VD的供应。与多汁饲料混合喂奶牛,可增进采食量,保证产奶量和乳脂含量。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四)青干草的调制方法 1.自然干燥法 (1)地面晒制法 饲草刈割后,原地暴晒4~5h,含水量降至40%左右,然后将草搂成垄。继续干燥4~5h,使其含水量降至35%左右,再集成小堆干燥。经1~2d晾晒后,就可调制成含水量为15%以下的优质青干草。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2)架上晒制法 具体方法是:先在地面上干燥0.5~1d,使含水量降至40%~50%,然后将草上架。堆放成圆形或屋脊形,要堆得蓬松些,厚度不超过80cm,距地面20~30cm高, 要点:通气,排水。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3)发酵干燥法 当含水量在50%左右是。牧草分层夯实、压紧堆积,每层可撒上占饲草质量0.5%~1%的食盐,利用牧草本身细胞的呼吸热和细菌、霉菌活动产生的发酵热在牧草堆中积蓄,草堆温度可上升到70~80℃,借助通风手段将饲草中的水分蒸发使之干燥。 单元二 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2.人工干燥法 (1)常温通风干燥法。先建一个干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