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分 娩 目 录/ 1. 分娩发动的机理 2. 分娩预兆与过程 3. 产后仔畜和母畜的护理 4. 诱导分娩 分娩过程 一、决定分娩过程的因素 二、分娩过程 一、决定分娩过程的因素 分娩过程的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及胎儿与产道的关系。 如果这三个条件能互相协调,分娩就能顺利完成,否则就可能导致难产 (一)产力 将胎儿从子宫中排出的力量,统称为产力,是由子宫肌(阵缩)和腹肌(努责)有节律的收缩共同形成的。 阵缩:是指子宫肌有节律的收缩,尤以子宫环形肌收缩最为有力,是分娩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如果子宫持续收缩,不出现间歇,就会出现因缺氧而发生胎儿窒息的现象。 努责:由腹壁肌和横膈肌的收缩而引起,是作为娩出胎儿的辅助动力,当母畜横卧分娩时更为明显。努责能使腹腔内压增高,从而加强对子宫的压迫。 这两种娩出力的收缩强度和频率,决定分娩过程的快慢。 (二)产道 产道是分娩时胎儿由子宫内排出的必经之道,其大小、形状和松弛度影响分娩过程,分为软产道和硬产道。 1.软产道 是指子宫颈、阴道、前庭及阴门这些软组织构成的通道。 子宫颈是子宫的门户,在妊娠时紧闭,分娩前开始逐渐变为柔软、松弛,分娩时完全张开,以适应胎儿通过。 分娩前及分娩时,阴道、前庭与阴门也相应地变柔软、松弛,并富有弹性,能伸缩扩张。 2.硬产道 指骨盆,由荐骨及前3个尾椎、髂骨和荐坐韧带组成。 骨盆腔开张大小除受分娩时的姿势影响外,还受骨盆韧带特别是荐坐韧带松弛程度的影响。 骨盆轴:为骨盆腔中心的一条假设轴线,代表胎儿通过骨盆腔的路线。 家畜骨盆的构造 家畜骨盆的构造 (三)胎儿与产道的关系 分娩时,胎儿和母体产道的相互关系对胎儿的产出有很大影响。包括胎向、胎位和胎势。 1.胎向 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方向,即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分为纵向、横向和竖向。 纵向是正常胎向,横向和竖向都属反常胎向,易发生难产。 纵向 ◆是指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互相平行的分娩方式。 (1)正生 胎儿方向与母体方向相反,头和前肢先进入产道。 (2)倒生 胎儿方向与母体方向相同,胎儿的后肢和臀部先进入产道。 牛、羊、马多半是正生,倒生尽管可以认为是正常的,但难产比例要高;猪影响不大。 纵 向 横向 ◆是指胎儿横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纵轴与母体的纵轴呈水平交叉的分娩方式。 (1)背横向 又称背部前置横向,是指分娩时,胎儿背部向着产道出口。 (2)腹横向 又称腹部前置横向,是指分娩时,胎儿腹部向着产道出口。 横 向 背横向 复横向 竖向 ◆是指胎儿的纵轴与母体的纵轴呈上下垂直状态的分娩方式。 (1)背竖向 ◆分娩时,胎儿的背部向着产道出口。 (2)腹竖向 ◆分娩时,胎儿的腹部向着产道出口。 严格的横向或竖向是没有的。 2.胎位 即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位置,也就是胎儿的背部与母体背部或腹部的关系。 上位(背荐位) 胎儿伏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背部在上,向着母体的背部和荐部。 下位(背耻位) 胎儿仰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背部在下,向着母体的腹部和耻骨。 侧位(背髂位) 胎儿侧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背部偏于一侧, 朝向母体左侧或右侧腹壁或髂骨。 上位是正常的,下位和侧位是反常的。 胎 位 3.胎势 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姿势以及胎儿各部分屈伸的程度(弯曲或伸展)。 通常,胎儿在子宫内体躯微弯,四肢屈曲,头部向着腹部俯缩。在分娩前牛的胎向是纵向,近似侧位全身弯曲呈长椭圆形。 母畜分娩时胎向不变,但胎位和胎势必须改变后才能产出。 4.前置 又称先露,是指胎儿先进入产道的部分。如正生时称头前置或前躯前置,倒生时称后躯前置。 正常的胎势是,在正生时两前肢和头颈伸直,头颈放在两前肢上面。倒生时,两后腿伸直,这种胎势容易通过骨盆,不会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