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26051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共64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4-06-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65314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必修,统编,高中,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一目: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第二目: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基层群众自治的特点 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基层群众如何实行自治?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有哪些? 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有哪些? 学习目标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第一目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是一种基层民主。 注意: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主体 领导 依托 方式 内容/行为 实质 范围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主体: 领导: 范围: 依托: 方式: 内容/行为: 实质: 人民群众 城乡基层党组织 居住地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注意: 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人民可以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基层群众自治的特点 P66专家点评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 民主参与的直接性 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基层民主/基层群众自治的特点: 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基层民主的特点: (P66)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 民主参与的直接性 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农村———村民委员会(村委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居委会) 4.管理、 意义 3.产生 1.性质 2.主要职能 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村委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 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 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 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村民委员会 (村委会) 3.产生 1.性质 2.主要职能 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居委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民委员会 4.管理、 意义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 (居委会) 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区别 村委会 村民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 由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有权决定村集体的重大事项。村民会议可以评议村委会成员的工作,有权撤销或变更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村民会议作决定,村委会去执行;村委会要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是村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 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及村委会提交的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