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28631

第十二章标准成本法 课件(共39张PPT)- 《成本会计(第二版)》同步教学(人民大学版)

日期:2025-09-29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223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学,人民,教学,同步,成本会计(第二版),第十二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二章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引言: 一、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 (1)反应迟钝,控制性较差; (2)核算与分析未能紧密结合; (3)不便于编制成本预算。 标准成本法就是针对实际成本法的缺陷而产生的,该法将成本会计的重点从事后成本核算发展到事中的成本分析和控制,并可以将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与实际成本核算结合在一起。 二、简史 1903年泰罗《工厂管理》中提出的产品标准操作程序、时间定额,成为标准成本制度产生的基础。 1904年美工程师哈尔顿.爱默森首先在铁道公司应用该法;1909对标准成本法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但没有提出会计帐务处理方法。 1911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逊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1918-1920年他进一步阐述该法,使标准成本法脱离实验阶段进入实施阶段;1930年他出版《标准成本》专著,并传入其他国家,成本会计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概述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成本标准。 “标准成本”一词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单位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总额,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单位产品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标准成本总额=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根据制定依据和目的不同,通常有如下两组概念: (一)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二)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 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 三、实施标准成本法的基本步骤 实施标准成本法一般有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1.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这是实施标准成本法的基础; 2.根据实际产量和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总额,这是计算产品成本差异的基础; 3.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4.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5.分析成本差异的发生原因,如果将标准成本纳入账簿体系,还要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6.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 四、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通常分别产品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大成本项目分别制定. (二)三大项目的单位标准成本都可看作是价格标准(price standards)、数量标准(quantity standards)两个因素的乘积. (三)标准的建立: 数量标准主要来自历史经验、设计研究成果、来自实际经营人员的信息. 价格标准制定是经营部门、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会计部门的共同责任.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1)价格标准:计划单价; (2)数量标准:材料消耗定额.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划单价*消耗定额 2.直接人工 (1)价格标准:工资率或工资单价 (2)数量标准:工时定额.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资率*工时定额 3.制造费用:在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前,首先应将各成本项目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两类;其次,确定制造费用各明细项目的最底金额,并据以编制制造费用预算. (1)价格标准—费用分配率 变动费用分配率=变费预算合计/预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