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28637

第一章 成本会计总论 课件(共32张PPT)- 《成本会计(第二版)》同步教学(人民大学版)

日期:2025-09-29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09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一章,成本会计(第二版),大学,人民,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成本会计总论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和分类 第二节 成本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和分类 一、成本的理论内涵及定义 (一)以“C+V”作为成本的一般定义是否合适? 1.“C+V”的含义 2.“C+V”的解释作用 3.“C+V”作为成本一般定义的局限性 (二)成本的一般定义探讨 从最根本的属性上来讲,成本无非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代价或耗费。 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需要遵循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和计量基础。 所以,需要在基本属性基础上增加一些限制条件。哪些呢? 定义:成本是会计主体为了一定目的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表现的耗费(或代价)。 美国会计学会的定义: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表现的价值牺牲。 二、成本的基本分类: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在现实生活和会计学科中,人们使用着多种多样的成本概念。这些成本按照其服务目的不同,可以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两大类。 (一)财务成本 财务成本是为对外财务报告目的服务的; 财务成本是取得资产的代价,如固定资产成本、无形资产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商品进价成本、产品成本等; 财务成本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规范。 (二)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目的的一系列成本概念的总称,如机会成本、目标成本、可控成本、作业成本等,也可以说,管理成本是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成本。 管理成本不受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约束。 管理成本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包括资产的成本,而且包括班组、工段、车间的成本,作业的成本,资金使用的成本等等;不仅包括实际的成本,而且包括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等非实际成本;即使是产品成本,为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也经常需要经过改造后才能使用。 属于管理成本范畴的成本概念非常丰富,如目标成本、责任成本、标准成本、作业成本、研究与开发成本、售后服务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付现成本、沉没成本、质量成本、资金成本等等。 (三)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共同点 1.二者都有特定的目的。计算财务成本的目的,是为了按照财务会计的原则对资产进行计价,进而为核算企业盈亏和编制对外财务报告服务;而计算管理成本的目的,则是为预测、决策、控制、计划、考核等管理活动服务。 2.二者有不同的对象。财务成本的对象一般是特定的资产,如产成品、在产品、材料、固定资产等,管理成本的对象可能是特定的资产(如产成品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可能是某项作业(如作业成本),可能是某一单位或个人(如责任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也可能是某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如资本成本),等等。 3.二者都表现为价值耗费,或称价值牺牲,因此成本是一种综合性的指标。 (四)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区别 1.目的不同 财务成本服务于对外财务报告,而管理成本则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2.依据不同 财务成本是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出来的;而管理成本不则受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约束。 4.核算期间不同 财务成本由于是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所以其核算期间通常按照会计期间进行; 而管理成本由于是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所以其核算期间长短不一,通常要求及时性很高,有时需要按日提供。 5.核算资料来源不同。 财务成本核算的资料来源是基本上是财务会计中的凭证、账簿等资料; 管理成本核算的资料来源除了财务会计中的凭证、账簿等资料以外,还经常需要业务资料、统计资料等。 三、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财务成本的核心内容。 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首要目的,是按照国际惯例对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