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28666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2943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高二
  • cover
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1.民法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1) 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 (2)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2.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 (1)自然人的权利: 权、身体权、 权、姓名权、 权、名誉权、荣誉权、 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2)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3.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 的权利。 (2)维护人身权利的意义: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 ,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3)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 、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 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赔偿辅助器具费和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 。 知识点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1.姓名和姓名权。 (1)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 。姓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2)姓名权: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 。 (3)自然人使用自己姓名的规定。 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 。 (4)不得侵害他人姓名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 等方式侵害他人姓名权。 2.肖像权。 (1)含义:自然人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身权利。 (2)内容: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 和 的权利。他人未经肖像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其肖像。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1.名誉和名誉权 (1)名誉: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 。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 他人的荣誉。 (3)请简述从公共利益角度特别设定的“英烈条款”。 2.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 (1)隐私: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 、私密活动、 。 (2)民法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 的体现。 (3)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 措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 , 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意义:对于维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动探究】 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P8-9页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引入: 小郝在全市中学生游泳比赛中荣获200米自由泳冠军、获奖照片还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但她后来发现,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灯箱广告上印有那张获奖照片和自己的名字。小郝与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 你认同哪种观点?小郝应主张自己的哪些权利。 2.2018年4月21日,北京市消防战士张鑫在执行救火任务时不幸牺牲。4月24日,张鑫被北京市政府评定为烈士。4月29日、30日,徐某在微博上发布带有极端性、侮辱性的言论。徐某发布的微博被网友截图并大量转发和评论,传播广泛,引发网友愤慨,造成恶劣影响。山东省烟台市检察院提起的英雄烈士保护公益诉讼案,在烟台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经合议庭合议,确认被告徐某的行为侵害了张鑫烈士的名誉,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责令被告徐某在判决生效10日内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检察机关向徐某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合理性。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告系知名艺人杨幂,被告为合肥市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原告发现被告该公司未经允许,于其网店中公开使用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