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2875

15.4 电流的测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4-05-1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885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5.4,2023-2024,九年级,物理,人教,学年
  • cover
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一)从《课标》对电学部分内容要求来看,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有所降低,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有所加强,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强调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初步认识一些电学的概念和规律。 (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原则去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允许学生犯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在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二、教材分析 (一)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本章是继声、光、力、热的学习后,开始让学生接触有关电的初步知识,本章主要内容是电学的三个基本概念———电荷、电流和电路,其中电流是核心概念。若想让学生构建某一领域的知识结构,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构建起该领域一系列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这些概念是构建初中阶段电学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 (二)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无论从知识内容上还是从技能训练上都是电学的基础,为了以后顺利学习电学的其他章节,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本节内容。电流在前两节学习时已有涉及,但比较抽象。因为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形成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强弱在教科书中是通过观察比较“同一个小灯泡接在不同电路中,明、暗不同,是因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的强弱不同”,引入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电流。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把电流相对形象化,让学生对电流有了感性的认识,也为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一)九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年的物理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在观察、猜想、设计、操作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二)学生刚刚接触电学,认识了电荷,电流的形成和方向,但对于电流大小的感知还是较为抽象的,因此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加引导。 (三)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中,根据课前的调查问卷,总结出学生普遍青睐由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授课方式,期望增加自主实验在物理课堂中的比例,而教师的授课方式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课堂中需要迎合学生的喜好,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四)基于学生小组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因此需要安排更多的探讨空间和交流机会,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四、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基于核心素养与《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知道电流的单位及符号。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能够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中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认识电流表的量程并能准确读数;了解生活中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五、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因为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形成电流的概念。因此将电流概念的建立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电流表作为电学基本仪器之一,它的使用方法、量程选择、连接方式和读数同样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量程选择、连接方式和读数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难点突破:本节课中,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就是一定要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