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3009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 2.1.2《边城(节选)》课件+教案+素材【课件研究所】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607555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统编,边城(节选),研究所,素材,教案
    (课件网) · 语文课件 · 沈从文 著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段落主要内容,疏通文章大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提炼人性之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归纳主旨,理解作者寄托其中的社会理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小说语言的诗体特征,品味于平淡诗意中更见其悲剧感的艺术之美。 同学们,视频里的景色美吗? 它位于湘西茶峒,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小说《边城》的所在之处。小说在开头写道: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老人、女孩和黄狗的故事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围绕端午通文意 活动任务一 《边城》 沈从文 著 关于沈从文《边城》这部小说,同作者亦生亦友的散文家汪曾祺曾撰写过一篇文学评论,评价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 汪曾祺为什么这么说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文学评论的写作思路来一起走进这本小说,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一)文学评论一般会对所评文本的主要内容先进行一个概括。 那么我们也先来整体感知一下这部小说的内容吧~ 边 城 1. 略读课文,找出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每章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围绕端午节来写。 写眼前的端午。介绍边城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并表明今年端午节又快到了,翠翠因为鼓声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第 章 03 写两年前的端午。那时候翠翠同傩送偶然相遇,解开误会后,翠翠对二老心生情愫; 第 章 04 写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和天保认识后,天保对翠翠有了好感,并有了求娶之心; 第 章 05 则回到了眼前的端午。翠翠看到宋家堡新嫁娘子的花轿,引发了自己的情思。 第 章 06 边 城 2. 同桌讨论一下,思考作者选择以端午节为中心来写这三章的原因。 首先因为端午节是边城的重大节日之一,“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其中端午节习俗众多(见第3段),场面热闹,本身就有可写性;再因为重要的剧情(如初见傩送、天保)也都发生在端午节这天。 因此作者以端午节串联三至六章,通过叙写人物的相遇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分析形象晓人性 活动任务二 (二)在理清文本大意后,文学评论接着一般就会开始分析作品中的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边 城 1. 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我们需要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请再次浏览课文,根据其中的描写,绘制一幅出场人物关系图: 亲情, 相依为命 端午节初见,天保心生爱慕 端午节初见,翠翠心生情愫 顺顺之子 翠翠 祖父 天保 傩送 边 城 2. 从这个人物关系图中我们不难发现,翠翠是这篇小说的核心人物,她和这些人物的关系是以翠翠的态度来决定的,那么,翠翠的态度又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和小组同学讨论,找出答案。 主要通过对她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①她对傩送暗生情愫,与傩送相处的情形便在记忆中变得越发甜美,这主要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 例1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 例2 “翠翠,莫闹,我摔倒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例3 翠翠同她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边 城 ②对待天保则无感,因此对于祖父的打趣,她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不满: 例1 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老大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