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9972

福建省上杭县西北、西南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4620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期中,解析,原卷版,试题,语文
    上杭县西北、西南片区初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黄河之水天上来”气象,到河南卫视的端午晚会,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展现了经典诗文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借助这种创作手段,展现“_____,_____”(韩愈《晚春》)的万紫千红,展现“_____,_____”(《木兰诗》)的边塞冷清,展现“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悠扬深远,展现“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神奇效果,展现“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的相逢匆匆,就让闪现着传统文化的“中国科技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吧。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政治上,艺术上,他都并没有高深的见解;不过他有一点好处:他所信仰的那一点点,都能在生活中的小事件上实行出来。他似乎看出来,自己并没有惊人的才力,能够作出些惊天动地的事业,所以就按着自己的理想来布zhì( )自己的工作与家庭;虽然无补于社会,可是至少也愿言行一致,不落个假冒为善。因此,在小的事情上他都很注意,仿fú( )是说只要把小小的家庭整理得美好,那么社会怎样满可以随便。这有时使他自愧,有时也使他自喜,似乎看得明明白白,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只能供给来到此地的一些清水与食物,没有更大的意义。 ②祥子恰好来到了这个小绿洲;在沙漠中走了这么多日子,他以为这是个奇迹。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供给( ) 恰好( ) 布zhì( ) 仿fú( ) (2)请把文段②中画横线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原句意思。 (3)以上文段出自《骆驼祥子》,根据原著情节,文段①中“他”是_____ (4)文段①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祥子形象,联系书中故事情节分析这个修辞的精彩。 3. 复兴学校开展“温暖五月,感恩母爱”主题系列活动,邀请你参与宣传。 (1)【感恩母爱·我宣传】请你为“温暖五月,感恩母爱”系列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感恩母爱·我参与】下面是小明同学写在母亲节贺卡的一首小诗,有点小问题,请你帮他修改。 母亲是一支歌,温婉而灵动; 母亲是一片海,博大而深沉; 【甲】 。 走过千山,踏过万水,想念母亲最纯粹; 看过潮起,观过月落,挂念母亲最执着; 尝尽冷暖,品变酸甜,祝福母亲最永远! 【乙】让我们大声说出“我爱您,妈妈”!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①请根据语境,在【甲】补写一句话,使之与上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②【乙】处画线句有标点符号错误,应改为:_____ 二、阅读(61分) (一)(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 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 “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5. “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二)(16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