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0115

【核心素养目标】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45184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20课,30张,课件,变化,发展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②同时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③民族解放运动纵深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④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潮流,全球化、多极化、多样化、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增强。 具体表现: 1.政治: ①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②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 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④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⑤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 2.经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一系列挑战。 3.思想文化: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获得新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②人口流动,多元文化交融与冲突;③文物保护取得更多共识。 4.民族解放运动: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各国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②1961年,不结盟运动; ③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唯物史观】理解苏联模式及改革的利与弊,认识东欧剧变的缘由及本质。 【时空观念】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改革、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的基本史实,提高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对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归纳三次改革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和影响。 【家国情怀】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培养世界意识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了解苏联模式及改革的利与弊,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缘由及本质;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目录 1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2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3 情景导入: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俄国的现代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这些时期分别为:俄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苏德战争抗击法西斯、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最终解体。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了解苏联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解体的。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苏联的发展: 1.成就: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继续执政,苏联着手恢复因战争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②相继爆炸原子弹和氢弹; ③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2.问题: 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片面发展重工业; ③农业、轻工业落后,消费水平较低; ④个人崇拜严重。 3.1953年斯大林去世,不久开始了赫鲁晓夫的执政,苏联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材料一 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5年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