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1220

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1296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重庆市,学期,解析,试题,历史,期中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下期川维中学期中考试初三历史试题 (闭卷,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下图为古蜀文明代表———三星堆出土的“鸟足曲身顶尊神像”,铜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明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明的典型器具。这三种文化因素集合到同一件器物上,据此可推测( ) A.三星堆是古蜀文明发展的巅峰 B.中原文明与古蜀文明相互隔绝 C.古蜀文明比中原文明更加发达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思想主张是( ) A.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C.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D.并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庄子》 3.隋唐时期重庆最著名的手工业部门是( ) A.井盐 B.纺织 C.丹砂 D.陶瓷 4.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下列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雕版印刷的杰作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5.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万园之园”。据此可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利益于 A.民族关系的和谐 B.社会的急剧转型 C.西方科技的传入 D.国家力量的支持 6.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7.重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抗日战争中的一切资源和力量大多依靠重庆这一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统筹。材料说明( ) A.重庆是抗战时期中国的首都 B.重庆成为日本空袭的主要目标 C.重庆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重庆人民千方百计保证抗战运输 8.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不进则退的临界点上。如果不迅速摆脱这种困境,改革开放事业就会中途搁置。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开展了被誉为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由此可知( ) A.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不能与市场经济契合 B.改革开放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终止 C.“南方谈话”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 D.邓小平此举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9.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0.11世纪以后,欧洲教育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学的兴起。到13、14世纪,越来越多的世俗君主或城市开办大学,大学也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的发展,他们逐渐取代修道院成为知识和思想的中心。大学的普遍兴起( ) A.有利于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C.极大冲击了欧洲封建王权的统治 D.是教会维护神权统治的工具 11.仔细观察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