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3695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4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1722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哲学,必修,2019,统编,政治
  • cover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制度创新成果和宝贵实践经验。这对于保证国务院各部门更好分工合作、协同配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此次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 ) ①表明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充分实证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能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④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此,需要树立超前思维,科学谋划,持续推进。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要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正确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热议的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要建构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与高效配置。由此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 ) ①必须割裂与传统生产力的联系,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新动能 ②必须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系统考量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③必须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打通束缚堵点 ④必须着重把握科技创新这一主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1月21日,为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出台的哲学依据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新征程上,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这就决定了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 ) ①表明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②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表明中国共产党有把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勇气 ④是基于伟大斗争决定伟大梦想能否顺利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心怀崇敬,由衷为伟大的人民点赞,他强调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①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②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③中国梦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人民 ④民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