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3831

(浙江卷)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三)(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916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
    备战2024年新省中考统考语文第三次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浙江专用) 第三模拟(原卷版) (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某校文学社成员正在筹备“读风雅诗文,品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也加入进来吧! 主题一:古韵犹存(共42分) 小越在活动中发现,文言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请根据她整理出来的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方案一 诗文见民俗】 1.(6分)小萤在整理含有梅花的诗句时了解到古人在冬日有绘制《梅花消寒图》的习俗。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她编写了一份图文材料来普及诗文中的民俗文化: 我们说“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自冬至始绘制“九九消寒图”是古人抵抗寒冬期待春天的一种风雅活动,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皇室都很热 zhōng① 。因梅花位列“岁寒四君子”之首,所以最常见的消寒图就是画素梅一枝,枝上梅花九朵,每朵花瓣九片,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九尽春深,一幅《梅花消寒图》也就画成了。古人是多么智慧又温情啊!即使在没有网络,也没有娱乐设施的年代,仍能把万物萧条的寒冷时光过得诗意àng② 然。有了这样闲适从容的心态,逐渐挣脱寒冬的束缚,等在后面的是充满希望的暖春。 (1)(2分)书写时,小萤对两个字的写法不确定暂用拼音代替请你帮她补写。 ① ② (2)(2分)朗读时,小萤对加点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她选出正确的读音( ) A.数(shǔ)即(jì)挣(zhēng) B.数(shǔ)即(jí)挣(zhèng) C.数(shù)即(jì)挣(zhēng) D.数(shù)即(jí)挣(zhèng) (3)(2分)配图时,小萤想在《梅花消寒图》上题写相关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竹寒沙碧堂成处,移得官梅绕屋栽。 B.上月青阳启曙晖,园梅变腊识春归。 C.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D.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方案二 诗文抒情志】 2.(10分)下面是小萤与小舟两位社员就上述图文材料展开的对话,请你一起参与。 小萤: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梅花消寒图》的起源与爱国诗人文天祥有关呢!当时文天祥被流放边地后,又押解到北京,身为南方人的文天祥在北方冰天雪地中,画下八十一个格子,每天涂抹一格,期待熬过寒冷的冬天能够重获自由。但为了坚守民族大义,他毅然拒绝了元朝大汗忽必烈高官厚禄的诱惑慷慨就义。 小舟:文天祥就义前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鱼我所欲也》中“(1) ,(2) ”表达的是同样的大义情怀。 小萤:确实如此,这学期我们就学过不少抒怀情志的诗歌!比如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3) ,(4) ”表达他刚直劝谏的胆魄与匡正祛邪的决心;李白在《行路难》(其一)这首诗中用“(5) ,(6) ”抒发了他摆脱彷徨苦闷积极用世的追求。 小舟:再比如李商隐在《无题》中言说,“(7) ,(8) ”,吐露了对所思之人缠绵执着的眷念与爱而不得的痛苦;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9) ,(10) ”两句道出了久别思归的忧愁之情。 【方案三 诗文见繁华】 活动一:阅读典籍,游繁华之地 东京梦华录(节选) 〔宋〕孟元老① ◎酒楼 白矾楼,后改为丰乐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初开数日,每先到者赏金旗,过一两夜则已。元夜,则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内西楼后来禁人登眺,以第一层下视禁中②。 ◎民俗 加之人情高谊,若见外方之人为都人凌欺,众必救护之。或见军铺收领到斗争公事,横身劝救,有陪③酒食檐④官方救之者,亦无惮也。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借动使⑤、献遗茶汤、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