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4463

第三单元阅读整合探究及群文阅读训练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1515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阅读,第三,PPT,八年级,语文,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阅读整合探究及群文阅读训练 一、山水游记群文阅读 (一)石涧记(节选)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①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②。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③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④耶? 【注】①亘:横贯。②阃(kǔn)奥:也写作“壶奥”,指内室深处。阃,内室,闺门。③胡床:也称“交床”“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④践履:踪迹,行迹。 (二)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 ①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①。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②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梦魂,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注】①对枰(píng):对坐下棋。 (三)游钓台记(节选) 山既奇秀,境复幽蒨①,欲舣舟②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 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飘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 陆,如披草寻磴③,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④,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觉而日之夕矣。舟泊前渚⑤,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悉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有删改) 【注】①蒨:草盛青葱。②舣舟:停船靠岸。③磴:石级。④趋列:排列。⑤渚:水中小岛。 1.找出每篇游记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 (1)《石涧记(节选)》: (1)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2)《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 (2)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梦魂,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3)《游钓台记(节选)》: (3)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2.阅读以上山水游记,结合原文分析各篇游记的景物特点。 (1)《石涧记(节选)》: (1)“亘石为底,达于两涯”,石头巨大而又奇异,有的像床,有的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水流很大,声音清脆如琴声;周围树木腐朽,有许多枯叶,可见少有人至。 (2)《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 (2)水声、棋声、松声、鸟声、曳杖声、吟咏之声交错,好似天籁,非常美妙;“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正对着长江和南山,可以看见船来人往,而这里却十分清幽。 (3)《游钓台记(节选)》: (3)“山既奇秀,境复幽蒨”,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清风吹过来,有说不出名字的香气,群山奇特,水质上佳,眼睛和舌头都享受了美。 3.结合文章景物与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分析三篇山水游记各自表现了什么情感。 (1)《石涧记(节选)》: (1)通过描写“石涧”的奇妙景象,表现作者探幽寻胜,寄情山水的志趣。从“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 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看出,作者到此览胜,看似轻松的表面,只是想以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