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6076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校际联盟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8092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语文,解析,原卷版,试题,二模
    2024年连州市校际联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9分) 1.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潮平两岸阔,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_____,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⑥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毕业在即,文佳希望把初中阶段适合用于毕业寄语的古诗文分类整理。请你协助他完成以下表格。 表达的思想情感 出处 适合的古诗文句子 人间的离别难以避免,但是情谊可不受时空限制和阻隔,永恒而无所不在。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 _____。 苏轼 《水调歌头》 ⑧_____, _____。 【答案】 ①.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②. 风正一帆悬 ③. 鸢飞戾天者 ④. 望峰息心 ⑤. 八百里分麾下炙 ⑥. 五十弦翻塞外声 ⑦. 悠哉悠哉 ⑧. 苟全性命于乱世 ⑨. 海内存知己 ⑩. 天涯若比邻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阑、鸢、戾、麾、灸、悠哉、涯、婵娟。 2. 文佳在背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发现“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在其他版本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你认为哪句更妙?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随君直到夜郎西”更妙。因为作者把对朋友的同情、关切托付给明月,借一轮明月将相隔两地的人心相连,“随君”直接点明“愁心”要给予的对象,仿佛与老友交谈,是真挚友情的自然流露。 示例二:我认为“随风直到夜郎西”更妙。因为作者把自己对朋友“愁心”寄托在明月上,“风”在古诗中常用来寄托离别伤感之苦,“随风”更能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感伤和愁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与语言表达。 “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它仿佛有一个主角———作者和他的朋友“君”,他们一路相伴,走过千山万水,直到那遥远的夜郎西。这里面的“随君”二字,给人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而“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句,则更显得飘逸和自由。风,是无形无迹的,它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所以,“随风”这个词,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和自在,仿佛作者的心也随风飘向了那遥远的夜郎西。这两句诗都各有千秋,各有韵味。如果是表达作者和他的朋友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那么“随君”这句更能表达他们之间的情感;而如果是更想表达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那么“随风”这句就更合适了。 示例一:我认为“随君直到夜郎西”更妙 。“随君”二字,在这里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上的跟随,更蕴含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坚定的陪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画面: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作者都会坚定地陪伴在“君”的身边,直到那遥远的夜郎西。这种陪伴感,这种情感的深度,是“随风”所无法比拟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深深的情感纽带,那种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的决心和勇气。 示例二:我认为“随风直到夜郎西”更妙。 “随风”这个词,带给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风,是无形无迹的,它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作者的心,就像这风一样,自由翱翔在广阔的天空,飘向那遥远的夜郎西。这种自由感,这种无拘无束的畅快,是“随君”所无法给予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豁达和宽广,她愿意像风一样,无拘无束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和畅快,是我们在生活中所渴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