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6619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3174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广东省,4月,答案,试题,历史,期中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历史质检练习二(期中) (范围:1—11课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对应的答题卡上。) 1.据《通典》记载,隋初统一全国时,有耕地1900余万顷,到炀帝时增加至5500余万顷。这个数字虽然被过分夸大了,但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加强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隋朝完成统一 D.隋朝的农业发展 2.隋朝制定“输籍法”,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通过全国性大规模地检括户口,检出大量的隐漏人口。隋朝这种举措( ) A.体现了赋役繁重统治严苛 B.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C.反映了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D.表明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 3.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示范作用下,1791年法国首先试行文官考试;182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考试选用文职人员,后英国逐步建立自己的文官考试制度;美国于1883年也实行文官考试。材料说明了科举制度( ) A.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 B.对欧美等国家影响深远 C.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D.为史上最好的选官制度 4.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了他 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 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 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 D.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 5.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唐朝前期统治者的共同点是( ) 唐太宗 唐玄宗 为了考察地方长官,命人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记录其功过、品行和才能,以备赏罚 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遣返了德行较差的官员,并贬斥了主持县令选任的两位重要官员 A.发展农业生产 B.善于虚怀纳谏 C.关注人才选拔 D.重视整顿吏治 6.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到唐朝的三省六部的演变,从君权与相权的角度看说明( ) A.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B.加强相权、削弱君权 C.君权与相权相互牵制 D.君权与相权相互独立 7.“水车匝匝连村坞。……机轴转轮轮缀筒,枝柯横贯相撑拄。……低时舀水筒半昂,高时泻水筒渐俯。”这首诗提到的“水车”指的是( ) A.水排 B.筒车 C.耧车 D.耒耜 8.据统计,唐朝宰相一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9.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有的描写地理、战争、农村、城市等,有的关注历史、政治、各阶层人民生活、妇女的遭遇等。该材料旨在说明唐诗( ) A.数量众多 B.题材广泛 C.形式新颖 D.风格多样 10.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如图),把南海的夜光贝、东南亚的琥珀、中东的宝石、阿富汗的蓝宝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这体现了唐朝( ) A.农业发展的水平 B.疆域范围的辽阔 C.对外开放的气象 D.社会矛盾的尖锐 11.玄奘前往印度后,学习了印度的声明学(语言文字学)和婆罗门经典,同时积极传播璀璨的中华文化。玄奘还将印度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翻译为梵文,赠予印度。这表明玄奘西行( ) A.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B.增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C.促进了唐朝经济发展 D.推动了唐朝文化繁荣 12.唐朝前期,科举考试中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朝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军费开支、土地兼并、边疆关系等重大问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提高了选官标准 B.提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