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6742

9.2《项脊轩志》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88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
  • cover
高中语文选必下《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感知作者在轩中的人、事、情; 2.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3.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悟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功业未成的感慨; 4.体会本文及作者以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知作者在轩中的人、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及作者以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归有光(1507—1571年),江苏昆山人,明朝散文大家,其文上承唐宋八大家。归有光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叙事细腻,以情动人,时人称其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又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今天我们学的《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归有光18岁时,大约在他丧母十年后,通过写项脊轩来回忆母亲那二三事;最后两段写于归有光33岁时,是在他丧妻魏氏四年之后,在这十五年里,归有光是如何度过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 (二)任务一:阅读文本,梳理作者所写的生活琐事 【提问】阅读第1段,作者对项脊轩作了哪些修葺?修葺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1.修了一下屋顶,解决渗土漏雨的问题;2.辟窗砌墙,解决屋里昏暗的问题;3.杂植兰桂竹木,解决环境破败的问题,增加一点雅趣。 修葺前:破败,漏雨,昏暗;修葺后:幽静、优美。 【提问】阅读第2段,作者写自己住在项脊轩时经历了哪些事? 【明确】1. 诸父异爨(分家);2.乳母的追忆(忆母);3.祖母的激励(忆祖母)。 【提问】阅读第3段,作者在这一段写了一件什么事?包含哪些情感? 【明确】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和项脊轩免于火灾。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实现理想的期望。 【提问】阅读4、5段,这一部分是作者的补记,补叙了哪些事? 【明确】1.婚后:时至轩中,转小妹话。(喜) 2.妻死后:室坏不修———复葺南阁子———不常居———庭中琵琶。(悲) (三)任务二:知人论世,理解作者“喜”与“悲”的内涵与情感 【提问】细读第1段,作者对项脊轩只是“稍为修葺”,换句话说,只是适当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大翻新,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质变 ,而文本中所呈现的修葺后的项脊轩形象却不再有仄通之感、破旧之感,是高雅、幽静、自由、美好的项脊轩,而且作者的心情却有很大的不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明确】此时的归有光在项脊轩的心情是“多可喜”,喜在环境幽雅,喜在读书之乐,喜在读书之余的优美景色。 实际上项脊轩并没有大的改变,但此时的项脊轩在归有光的眼中,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小屋子,而是变成了他读书生活之地,变成了他实现人生理想之地,所以在归有光眼中的项脊轩,已经染上了他个人的感彩,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恐怕就是这个意境。 对于家道中落的归有光来说,改变境遇的唯一路径就是竟日幽居苦读。他抑制心中愁闷, “扃牖而居”,“竟日默默”,或“偃仰啸歌”,或 “冥然兀坐”,黄卷青灯,陪伴他的只有自然风物的清幽(“庭阶寂寂”而又“万籁有声”)只有人与自然的融合相生(“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只有空灵静谧的夜晚(“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正是在这“能以足音辨人”的孤独中,归有光实现了自我沉淀、提升与突破。 “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面对家道没落之势,归有光立志中兴家族,义无反顾地扛起齐家使命,力图凭借读书入仕重振门庭、重塑家风。 所以,这份读书之乐中,更有振兴家族的使命感。 【小结】轩内读书———描写为主,语言淡雅———读书之乐,家族使命。 【提问】第2段中的“诸父异爨”指分家,这段写归家这个大家族的分家过程,也是衰败的过程,但这段并没有直接写分家的吵闹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