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6799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训练: 分子与细胞(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1136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2024年,生物,考前,训练,分子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训练: 分子与细胞(新高考通用) 细胞学说只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新细胞由老细胞产生,魏尔肖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 产生新细胞。 不能直接使用高倍镜,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直接换成高倍镜。 使用高倍镜时,只能调细准焦螺旋。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壁。 大多数糖的H:O为2:1。(脱氧核糖C5H10O4) 提供斐林试剂甲液、乙液和水,可以用来鉴别蛋白质,因为斐林试剂的乙液是0.05g/ml的CuSO4,双缩脲试剂B液是0.01g/ml的CuSO4。 大多数糖的H:O为2:1。(脱氧核糖C5H10O4) 动物脂肪由3分子饱和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组成,熔点高易凝固;植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不易凝固。 肽链折叠盘曲形成空间结构的方式:肽链中氨基酸之间形成氢键,肽链之间通过形成二硫键。 不是所有的信息交流都需要受体,如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糖被:细胞膜外表面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糖类分子。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基础: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大多数的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 能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多种细胞器,与细胞分裂、分化等相关的是:细胞骨架。 黑藻是高等植物,无中心体;其他藻类、苔藓、地衣有中心体。 分泌蛋白的合成:游离核糖体先合成一段肽链,这段肽链再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肽链。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需染色,制片后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先低倍再高倍) 内质网:将肽链初步加工(折叠、组装、糖基化)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但还未成 熟。 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菌没有核仁,细菌的核糖体与核仁无关) 核孔的功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有选择性。 核膜、核仁:在细胞分裂中,前期消失,末期重建。(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变强。 植物细胞放在低浓度溶液中,到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所以渗透平衡≠浓度平衡。 晒干的茶叶放到水中通过吸胀作用吸水展开,不是渗透作用。(细胞已死,不具有渗透作用) 水分子通过由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时是自由扩散,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时是协助扩散。 利用通道蛋白跨膜运输的是协助扩散;利用载体蛋白运输的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胞吞:被吞噬的分子需要先跟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识别。(胞吞、胞吐需要膜上的蛋白质)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的条件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内分泌细胞)都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活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酶的作用:催化(催化的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无机催化剂都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热———为反应提供能量。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建议用淀粉酶、淀粉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建议用H2O2和H2O2酶实验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Mg2+激活D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剂(竞争性、非竞争性抑制剂) Ca2+载体蛋白也是ATP水解的酶,当Ca2+与Ca2+载体蛋白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催化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蛋白的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将Ca2+释放到膜外。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需要ATP水解供能) dATP (脱氧腺苷三磷酸),是DNA聚合酶在DNA复制过程中,用来合成DNA长链的原料之一。(PCR时加入dNTP,既可以提供 原料,又可以提供能量) 有氧呼吸: 葡萄糖中能量的去路:2条(大部分热量、ATP) 无氧呼吸: 葡萄糖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