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7972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4331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目标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作者简介 一、读一读 字词积累 格 物: 致 知: 彷 徨: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推究事物的原理。 获得知识。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着急。 二、记一记 比喻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字词积累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题解读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背景介绍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文本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论点吗? 2、“格物” 和“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3、本文所指出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5、“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文本研读 1、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2)这样做的依据是: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合作探究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合作探究 3、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合作探究 5、作者说“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请从科学史上选举事例来进行说明。 物理学史上,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为了驳倒亚里斯多德的物体下滑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抛下两个材料相同,重量不同的铁球做实验,证明了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的结论。 合作探究 6、具体说来,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7、写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何用意? 指出高分低能现象的根源,从反面论证了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高瞻远瞩的眼光,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顽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