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8562

山东省菏泽市高二市区一类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3080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二,山东省,联考,解析,原卷版,试题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A) 2024.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表是关于中华文明的描述,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 ) 空间上 各民族文化和地区性文化体系的并存 时间上 在融合与变异中保持了基本文化特征的继承性 社会角度上 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差异与共生 A 包容性 B. 多样性 C. 凝聚性 D. 连续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核心思想是“和而不同”,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建立正真平等、和谐、共生的社会,材料中“各民族文化和地区性文化体系的并存”、“在融合与变异中保持了基本文化特征的继承性”、“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差异与共生”,体现了包容性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而不是多样性,排除B项;凝聚性指中华文化具有向心力,具把中华民族凝结在一起的能力,排除C项;中华文化连续性是指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中华文化以从未间断的方式绵延至今,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2. 宋元以来,西方不少以异域神、祥瑞或传说故事为图案内容的丝绸涌入中国;冰纨绞绡、织金锦绣之类成为中国诗词歌赋咏叹的主题。这( ) A. 满足了民众的生活需求 B.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C. 开阔了人们的精神视野 D. 推动丝织技术不断进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根据材料,宋元以来,西方一些以传说故事为内容的丝绸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诗词歌赋咏叹的主题,这极大的开拓了人们的精神视野,C项正确;材料和生活需求无关,排除A项;诗词歌赋涉及的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无关,排除B项;诗词歌赋的发展不会推动丝织技术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 3. 清代前期,政府组织编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丛书和类书。一些学者回归汉学,从文字、文献的研究入手,对中国历史文化原典进行了实证性研究。这些举措( ) A. 提升了文化水平 B.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 有利于文化传承 D. 推进研究水平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代政府组织编纂类书和丛书,对中国的历史原典进行实证性研究,有利于促进学者研究水平的提高,故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政府组织编纂丛书,与文化水平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到新思想传播,排除B项;材料政府组织编纂丛书,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只是材料的第一层信息,文化传承利于进一步研究,故D包含C,排除C项。故选D项。 4. 它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社会的原创性文明成果,亦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具有高度集成性和辐射效应的子文明系统。它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思想传承的质量及传播组织方式,以至大众教育模式、人才选拔与文官制度的形成,都有清晰和直接的影响,为古代中国文化打上了独特的印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 甲骨文的发掘 B. 学校教育日益壮大 C. 中国出版文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