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57346

第14课《表里的生物》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6462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表里的生物,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4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表里的生物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现代诗人、学者。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有一次毛泽东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代表作有《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点击图标, 听范读 蝎子 钵子 蝈蝈 机器 钟楼 街心 盲人 单调 齿轮 玻璃 唯恐 丑恶 恐怖 证实 蟋蟀 蛰 我会读 xiē diào máng bō guō xī shuài zhē è bù 要素引入 调动已知 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小儿辩日》《真理诞 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三篇我们一直在围绕“体会 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语文要素进行 学习的。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三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用什么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文中的小男孩认为表里有个生物,当他长大以后,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他就写出了这样的题目,我们就来一起进入这个故事,看看他是如何证明自己观点的...... 梳理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我’为什么会发现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结合着自主预习,快速默读,梳理情节。 从小“我”就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表也会发出声音,我对此产生了兴趣,想看一看表里有什么活物。可是父亲叫我不要动表,还告诉我表里有一只蝎子,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把表拆开来给我看,说指针就是蝎子的尾巴。我信以为真,逢人就说表里有活物。 梳理思路,寻找发现的证据 “我”是怎么发现表里有一个小蝎子的? 结合课后第二题,梳理“我”的思路,完成课后 的表格。 “我”的经验 我的发现 证实猜测 大胆猜测 得出结论 2 3 1 5 6 4 8 9 7 11 12 10 14 15 13 17 18 16 20 21 19 新疑问 新猜测 父亲的表现 我的发现 父亲的表现 品位阅读,思辨“发现”的意义 1.认识人物形象。 学到这里,你眼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冯至? 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1 爱观察 善思考 反问 2 对比 爱观察 善思考 3 5 6 4 8 9 7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好奇心强 想象力丰富 10 11 心理描写 好奇心强 执着 11 善于观察 14 15 13 17 18 16 执着 好奇心强 19 思考:为什么“我吓了一跳”,却还 “感到愉快”? 17 想不通为什么表里会有蝎子 大胆的猜想通过长期仔细的观察得以验证,成功的喜悦带来了欢乐 善思考、想象力丰富 19 你从画“ ”的句子中感受到了 什么? “我”的心中充满了美妙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20 21 画“ ”的句子中“这样的话” 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说了”? 后来慢慢明白其实表里没有生物。 这要从机械钟表的擒纵机构说起,如果仅仅是让上满发条的表自由走起来,那么很快就会变成飞表,指针飞跑,无法计时,所以机械钟表都要有一个擒纵机构(一种机械结构),由钟摆或摆轮来一格一格释放齿轮,这样才能计时。嘀嗒声就是擒纵机构一格格走的声音。 钟表为什么会发出嘀嗒声 拓展延伸 品位阅读,思辨“发现”的意义 1、有人觉得文中的“我”太无知了,你赞同这个 观点吗?为什么? 不赞同。“我”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的思维去认知事物,正是这种好奇心引领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你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呢?把你的 相似经历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吧。 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也可以孵出小鸡来。 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超人! 小时候,我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告诉我:“你是从花心里钻出来的。”我高兴极了,我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小伙伴们。小伙伴们半信半疑,还和我一起蹲守在盛开的鲜花旁边,观察有没有小孩子从花心里面钻出来。当然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