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57886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2950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八年级,科版,物理,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e7d195523061f1c0f0ec610a92cff745ee13794c7b8d98f8E73673273C9E8BE17CC3D63B9B1D6426C348A354AD505654C28F453CD7C8F90EADD06C08281DAED7140E5AAAED5880ECE414DFB6A93B82BE019406867034C3A8500A4827DCF3FBF74A471B736410707E336A01C9ADC9BE02ACCB8DF2121D81636A067B8AE80C6AB6F014154F4E7B7247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游戏规则: 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做好用手抓住直尺的准备。当乙看到甲放开手,立即抓住直尺。双方交换,各做一次,看谁反应快? 趣味小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 新课引入 问题1:直尺越早越好抓还是越晚越好抓? 问题2:直尺下落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直尺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做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 平均速度:某段时间或末端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 其结果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平均速度求解的根本方法。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装置 装置:如图所示。 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 防止小车滑落,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的时间t2, 利用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不同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 分析与论证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且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小车从斜面下滑,运动速度怎样变化? 比较v1和v2的大小: v1 v2 怎样求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不能按照从斜面中部向下滑计算。 下半段速度不是从零开始变化的。 >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事项 (1)斜面倾斜程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如果斜面倾斜程度过小,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小车也有可能不会运动;如果倾斜程度过大,小车运动得太快,时间太短,会增大时间测量误差。 (2)斜面长度应长一些,方便计时。 (3)测量路程时,避开小车的长度。小车有一定的长度,测量路程时,不能直接从斜面顶端量到末端或中点,必须从小车的头量到头,或从尾量到尾。 (4)计算平均速度时,路程s 和时间t必须对应,即选定某路程s,必须用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误差分析 ①读数误差。 ②时间测量误差。小车到达金属片时我们通过声音来停止计时,人体的反应时间导致我们是不可能瞬间停止计时的,这一过程会存在误差。 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 只要是涉及到测量就一定会存在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由于实验装置或实验方法导致的不可避免的误差,属于实验系统的改进方向。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思维拓展 如果斜面的倾斜程度变大,那么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如何变化,下滑过程中的速度如何变化? 如果把斜面的倾角变为90°,会出现什么情况? 斜面倾斜程度越大,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越大,下落过程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且变化得更快。 小车速度会越来越大。 这便是伽利略提出的自由落体运动。 课堂小结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