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58687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7171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长沙市,湖南省,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
    高二历史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2、3(前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表所示为先秦部分文献记载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先秦时期( ) 经济活动 出处 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桌氏为量,段氏为傅器桃氏为刃。 《周礼·考工记) 百工之事,国不可耕且为也。 孟子·滕文公上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建,也,胸,冶,串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墨子·节用中 A. 职业选择取决于姓氏 B. 手工业分工较为细密 C.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D. 工艺传承具有开放性 2. 从刘邦建国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由“招抚怀柔为主,军事征服为辅”变为“军事征服为主,招抚怀柔为辅”。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实力增强 B. 尚武风气的兴起 C. 和亲政策的失败 D. 民族交融的加深 3. 唐德宗时期,检校员外郎穆员在为工部尚书鲍防所作碑记中说:“自中原多故,贤士大夫以三江五湖为家,登会稽(今浙江绍兴)者如鳞介之集渊薮。”李白也有诗云:“三川(指洛阳)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说明当时( ) A. 动乱成文学主要题材 B. 华夏认同观念仍未形成 C. 战乱促使人口大量南迁 D. 士大夫缺乏社会责任感 4. 罗汉观念源于印度,但印度佛教典籍中没有关于其形象的记载。魏晋以后,罗汉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壁画和绘画中。到了宋代,有的画家甚至将罗汉描绘为醉心于琴棋书画的文士形象。这反映了佛教( ) A. 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B. 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C. 逐步融入本土文化 D. 主导绘画发展方向 5. 雍正六年(1728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奏“窃滇黔两省疆域辽阔不让中邦,而萧索疲蔽难言乐土者,则以水陆不通,货财不殖,城郭不完,盗贼不戢,而调剂之术未讲也。”此后,雍正帝开修了云南至广西、贵州、四川的道路。由此可知,雍正帝建设西南交通旨在( ) A. 便利南北物资交流 B. 落实改土归流政策 C. 加强边疆军事防御 D.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6. 鸦片战争以前,江南的善会善堂多为徽州商帮所建,主要为客居徽人提供丧葬、医疗等服务;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江南开始出现大批面向本地人的善会善堂。这一变化折射出( ) A. 商业经济的衰退 B. 官方控制力减弱 C. 宗法观念的强化 D. 社会危机的加深 7. 如图所示是《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0月15日)的目次。这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 ) A. 专注于学问而避谈时事 B. 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D. 思想传播出现了新动向 8. 1927年2月,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上,有人感叹,“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得少,共产党员参加得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这折射出当时( ) A. 中共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B. 第一次国共合作趋于瓦解 C. 国民党的训政导致一党专制 D. 中国共产党注重基层工作 9. 1978年年初,安徽部分农村通过产量来考核生产单位的生产绩效,并将核算单位缩小至生产作业组。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这反映出当时( ) A. 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安徽对农业生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